1314健康网

蟑螂发表评论(0)编辑词条

【出处】
1. 陶弘景,萤镰,形亦似魔虫而轻小能飞,本在草中,八月、多人人家屋里逃尔☆有两、三种,以作廉姜气者为真,南人亦吠之。
2.《唐本草》:萤镰,味辛辣而臭,汉中入食之,言下气。
3.《纲目》:萤煽,今人家壁间灶下极多,甚者聚至千百,身似蚕蛾,腹背俱赤,两翅能飞,喜灯火光,其气甚臭,其屎尼甚。
4.《药对》云:立夏之先,萤镰先生,为人参、获苍使。

【拼音名】Zhānɡ Lánɡ

【英文名】Oriental Cockroach, Americah Cockroach, Australian Cockroach

【别名】蜚、蜚蠊、负盘、石姜、滑虫、茶婆虫、香娘子、赃郎、偷油婆、酱虫

【来源】
药材基源:为蜚蠊科动物美洲大蠊、东方蜚蠊、澳洲蜚蠊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eriplaneta americana (Linnaeus)2.Blatta orientalis Linnaeus.3.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Fabricius)
采收和储藏:夜间在厨房、墙角、坑边、仓库等处捕捉,鲜且,或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
1.美洲大蠊,体长4-5cm,椭圆形而扁,红褐色,有光泽。头小,隐于前胸下,触角鞭状,超过翅的末端。前胸背圆形。翅发达,盖过腹部的末端,前翅较小,叶状,工质,有赤褐色的翅脉。后翅大,膜质,扇状。足长而侧扁。腹部各节后缘浓赤褐色。尾端有2长2短的尾毛,司嗅觉功用。
2.东方蜚蠊,体中型,长约25mm,全身黑色或暗褐色,前胸背板颜色一律;有短翅,雄虫不到腹部后端;雌虫只有1对小片。
3.澳洲蜚蠊,形态与美洲蜚蠊相似,体较小,浅褐棕色,全长约3.5cm。特点为:前翅基部的外侧边缘有明显的黄色宽纹带,触角短,不超过翅的末端。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喜居于家室内,特别是温暖有食物的地方。白昼匿居于阴暗隐蔽处,晚间出来活动,杂食性。能分泌一种特有臭味的油状液体。
资源分布:1.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各地。
2.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3.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性状】
性状鉴别(1)美洲蜚蠊,本品呈椭圆形,较大,长4.3-5.5cm。体红褐色,背腹扁平,头小,向腹面倾斜,触角1对,长线状,复眼发达,肾形,单眼2个。前胸扩大如盾黄色宽带纹。足3对,侧扁,基节宽大,腿节有胫节上具刺,跗5节,末端有2爪;翅2对,膜质,前翅小,后翅大,掩盖腹端;腹部末端有尾须1对。质松脆,易碎。气微腥,味微咸。
(2)东方蜚蠊,体呈椭圆形,背腹扁平,长约 2.5cm,外表面深褐色,有油状光泽。
(3)澳洲蜚蠊,形与美洲蜚蠊相似,体较小,体褐棕色,体长约3.5cm。

【化学成份】
美洲蜚蠊含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但中肠和脂肪体不含;还含美洲蜚蠊酮(periplanone)A、B和三种、肽类,定名为普洛克托林(proctolin),MI和MII。此外,还含锌。组织中含中性脂质(neutral lipid),多巴胺(dopamine),N-乙酰基多巴胺(N-acetyldopamine),多巴胺-3-O硫酸酯(dopamine-3-Osulfate)。
脂肪体含脂肪酸(fatty acid),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b、ab和a。此外,脂肪体还含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神经系统及神经组织含肽类(peptide),多巴胺,N-乙酰基多巴胺,色氨酸(tryptophan),5-羟色胺(5-HT),及一种-5-羟基-3-吲哚基乙酸(5-hydroxyindoleacetic acid)样物质。还含酪氨酸(tyrosine),神经索含脂肪酸(fatty acid)。
脑中含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多巴胺,5-5羟色胺,谷氨酸脱羟酶(glutamate decarboxylase,GAD),γ-氨基丁酸转氨酶(GABA-transaminase)。及酸性和碱性磷酸(酯)酶(acid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血淋巴含17种游离氨基酸,主要有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leucine),缬氨酸(val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酪氨酸,色氨酸,蛋氨酸(methionine),赖氨酸(lysine),甘氨酸(glycine),脯氨酸(proline)。还含多巴胺,N-乙酰基多巴胺,5-羟色胺,及6种蛋白质(protein)。心侧体含两种肽;高血糖激素(hyperglycemic hormone,HGH)I和II。
胚胎期含蜕皮甾体(ecdysteroid)。触角含真蛸胺(octopamine)。腹部腺体分泌物含有气味成分:对-甲酚(p-cresol),对-乙基苯酚(p-ethylphenol),对-乙烯工苯酚(p-vinylphenol).雄性虫体含9种氨基酸:丙氨酸(alanine)。天冬氨酸(aspartate),胱氨酸(cystine),谷氨酸(glutamate),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缬氨酸。雌性卵巢和卵含蜕皮甾酮,卵黄磷蛋白(vitellin)含低聚糖(oligosaccharide)。
东方蜚蠊全体含过每原(变应原)成分(allergenic components)。表皮及卵巢含有巩膜质(selerotin),甲壳质(chitin)。消化酶有蛋白酶(protease),淀粉酶(amylase),酯酶(estrase),二肽酶(dipeptidase),地衣酶(lichenase),麦芽糖酶(maltase)等。视网膜杆含视紫红质(rhodopsin)。

【药理作用】烘干全虫(去翅、足)95%乙醇提取的油状物,对S-180的癌细胞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炮制】《医学入门》:去翅、足,炒黄色。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焙干研末。

【性味】味咸;性寒

【归经】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散瘀;化积;解毒。主症瘕积聚;小儿疳积;喉痹;乳蛾;痈疮肿毒;虫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5g(或1-3只);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孕妇忌用;立夏之先,蜚蠊先生,为人参,茯苓使。

【附方】①治儿疳初起:蟑螂,去头、足、翅,新瓦焙干,常与食之。(《百草镜》)②治臌胀;蟑螂一个(焙干),萝卜子一撮。共炒为末,好酒吞。(《周益生家宝方》)③治疗疮:蟑螂大者七个,去头、足、壳,将砂糖少许,同捣烂,敷疔四围,露出头。(《纲目拾遗》)④解诸疔毒:灶上红蟑螂五个。研烂,热酒冲服,取汗为度。(《养素园传信方》)⑤治喉蛾:偷油婆、人指甲(煅)、开喉箭。为末吹喉。(《四川中药志》)⑥治白火丹:蟑螂,瓦上焙干,为末,白滚汤服一、二个。兼治疔疮。(《纲目抢遗》)⑦治对口:桂州荔枝肉二、三枚,蟑螂二、三个。同捣如泥,敷,露头。(《慈航活人书》)⑧治无名肿毒:蟑螂十个,盐一撮。同捣烂敷之,留头。(《慈航活人书》)⑨治吐血:蟑螂五个,止去翅净,在火盆净瓦上焙干,为末,用湿腐皮包一个,滚汤吞下。每日如此,吞五日,不可间断。(《纲目拾遗》)⑩治梅毒:偷油婆、蛞蝓。焙焦,研末,兑猪胆汁服。(《四川中药志》)(11)治娱蚁及蛇、虫咬伤:偷油婆、剪刀草、海椒叶。共捣绒涂。(《四川中药志》)

【各家论述】
1.《本经》:主血瘀,寒热,破积聚,喉咽闭。
2.《别录》:通利血脉。
3.《唐本草》:下气。
4.《分类草药性》:治一切饮食诸毒。同蜈蚣捣烂包鱼口,消疮,敷结毒,治喉娥。
5.《陆川本草》:驱风解热,通血脉。治小儿伤风感冒(煎水服),并治偏身不遂(与瘦肉捣肉饼蒸服), 肿疡(外敷)。

【摘录】《中华本草》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标签: 蟑螂

收藏到: Favorites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关于本词条的评论 (共0条)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