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是个迫在眉睫的命题
“发展中的中国养老体系面临严峻考验。社保基金增值保值任重道远。”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近日就“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专题演讲。项怀诚说:“我国现在虽然还处于劳动力黄金时期,但60岁以上人口超过14%,65岁以上人口超过10%,按照国际社会标准,我们显然已经跨进了老龄化社会的门槛。”(10月23日《新华网》)世界银行数月前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指出,2001年到2075年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一面是老龄人数节节攀升,一面是养老金缺口渐渐拉大,面对这种让人窒息的逆向断裂,我们不得不寻思:有朝一日,当我们垂垂老矣,谁来为我们养老?
7400亿空账成为养老保险心腹大患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养儿防老”的观念逐渐转变为依靠养老金防老,可是,被人们视为“养命钱”的养老保险如今却面临越来越大的支付压力。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露,截至2004年底,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规模累计已达7400亿元,而且每年还会以1000多亿元的速度增加。个人账户空账问题已经成了我国养老保险的心腹之患。
退休人员激增引发空账运行三个在职养一个退休
据了解,在7400亿元被挪用的资金中,绝大部分用于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本应作为未来养老金积累的个人账户资金为何发放给已退休职工?直接原因来自我国退休人口的剧增。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透露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0%,老龄化浪潮正在逐步加剧,预计到本世纪二十年代末,我国老龄化将进入高峰。从城镇的养老保险计划来看,现在已经达到了三个在职人养一个退休人的比例。
提前退休也是加剧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原因之一。在过去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困难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严重,特别是为安置富余人员,大量职工提前退休,将负担转嫁给养老保险。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先后提前退休了500多万人,按每人减收增支1万元计算,每年增加养老保险基金缺口500多亿元。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养老保险、退休是由单位和国家包下来的,那个时候并没有考虑到今后大量职工退休可能承担的资金压力,也没有个人账户的安排,更没有相应的资金积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建设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时,已经退休的老职工和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职工都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那么他们的“养老钱”从何而来?在当前我国养老保险缺乏雄厚的资金积累的情况下,这个任务“顺理成章”地落到了在职职工肩上。于是,在职职工缴纳的本应积累在个人账户中的养老保险费,就被挪用于为已退休职工发放养老金。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提前退休等原因引起的退休人员剧增,用现在人的钱支付上一代人的养老金的现象也就日益严重,这样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也变本加厉。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学院的研究人员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15年后是我国劳动力大军将开始大规模退休,目前入不敷出的整个养老保险制度,到那时可能会演化成一场养老金支付危机。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个人账户空账问题越迟解决,包袱就会越大。现在做实个人账户已经刻不容缓!”
统账结合并未真正实现
个人账户空账不仅由退休人员增多造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上的缺陷也不容忽视。
据悉,目前国际上的养老保障制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现收现付制,优先在劳动力统筹供养现在的退休人员;另一种是完全积累制,职工的退休金依靠个人在职时的资金积累。现收现付体现多种社会共济性,养老金不受通胀影响;完全积累制则调动了职工个人的积极性。
中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是中国首创的新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理论上看,它吸收了两种模式的优点;但从近几年改革的实践看,“统账结合模式”并未真正实现,这成为个人账户的空账运行的制度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功成指出:“如果当初统账结合模式是两个板块的话,这个制度就不会出现个人账户的空账。”可是,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各地就没有严格按照文件要求的“统账结合”方式操作,而是实行了“混账管理”。
两个账户之间可以流动,用企业为在职职工本人缴纳的社会统筹基金来支付他们的养老金,当统筹账户不足的时候就必然要拿个人账户上的结余去弥补,于是在职职工既要为自己缴纳养老保险费,也要为退休人员缴纳养老保险费,最后空账就产生了。郑功成教授认为,做实个人账户首先要完善养老保险的自身制度和有关法律。
做实个人账户
事实上,做实个人账户的呼声由来已久,在去年国务院发表的《中国的社会保障状况和政策》白皮书中这样写道:“国家将继续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短短一句话,在专家看来,这透露着极为重要的信息,意味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要从完全现收现付模式真正调整为部分积累模式。
在做实个人账户方面,国家从2001年已开始在辽宁省进行做实养老账户的试点,并准备在全国逐步推广,部分积累的模式实际上也已经启动。据悉,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很好,职工工资和财政收入增长很快,正是做实个人账户、实现制度转轨的大好时机。一位社会和劳动保障部的负责人说:“应当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抓紧做实个人账户,抓紧制度定型,尽快实现制度的转轨。”
也有专家指出,到去年年底,我国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积累为3000个亿,如果在全国开做实个人账户以后,积累资金就更多。如果全国都实行做实个人账户,一年规模就1000多个亿。筹集的资金原则上只能存入银行,不能买基金。那么如何通过专业性的资产管理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对这些养命钱进行保值增值,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据悉在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退休金是资本市场上投资的主力,如美国的个人退休账户(IndividualRetirementAccounts,IRA),或者如加拿大的登记退休储蓄计划(Registered RetirementSavingPlans,RRSP)。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智利,改革后的养老保险制度,与资本市场的发育相辅相成,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欧美等发达国家也面临着养老金财务的压力。但是与这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养老保险起步晚、制度不完善,更缺乏深厚的资金积累。专家指出,在真正做实个人账户、解决空账运行的问题上,我国的养老保险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来源:经济参考报)
养老困局的根源
覆盖面窄
包括4000多万已退休人员在内,我国上年末的参保人数只有1.6亿多人,仅占城镇人口的30%左右,不及劳动力人口的15%,覆盖率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
历史包袱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的养老、退休是由单位和国家包下来的。到了上世纪90年代,已经退休的老职工和新制度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职工都没有个人账户的积累,那么他们的“养老钱”从何而来?这个任务“顺理成章”地落到了在职职工肩上。
养老保险制度上的缺陷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从近几年改革的实践看,“统账结合模式”并未真正实现。[评论] 人口老龄化。
我国已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10年,城镇退休人员将达到7000万人,2020年,将超过1亿人。到2030年,预计中国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比率将会达到24.46%,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约8.5个百分点。
提前退休
在过去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困难企业欠缴社会保险费严重,特别是为安置富余人员,大量职工提前退休,将负担转嫁给养老保险。
我国农村现行的养老模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的养老隐性问题将显性化。解决农村人口养老问题将是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重要任务。在目前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社会保险养老三种模式是基本的养老保障方式,而社区养老模式则是一种新的尝试,以上四者共同构成了农村养老体系。
(一)家庭养老模式
家庭养老模式是儒家文化的“孝”的强调,是中华民族绵延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赡养老人的义务已经变成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在责任和自主意识,是其人格的一部分。这在广大农村也表现得毫不例外,而且由于我国广大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实施其他养老模式的条件不太具备,家庭在提供生活照顾和精神慰籍方面又具有无可替代性。因此,目前家庭养老仍是我国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模式。
(二)土地养老模式
土地是广大农民赖以生活的基础。土地对农民而言,既是生产资料,也是生活资料。尤其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农村老人可以依靠土地收入解决一部分生活来源。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下,用土地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可以说土地是他们最稳定也是最后一道养老保障安全网。
(三)社会保险模式
民政部于1992年出台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即为“农村社会保险”开了先河。在方案中,提出了个人、集体、国家三方共同付费,由社会统筹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思路。该方案于1994年在一些农村经济发达和比较发达地区开始试点。其主要做法是,以县为单位,根据农民自愿原则,在政府组织引导下,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出发,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保险基金以农民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实行储备积累的模式,并根据积累的资金总额和预期的平均领取年限领取养老金。
(四)社区养老模式
社区(含乡镇)养老是指集体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乡村或乡镇企业,仿照城镇企事业单位的做法,给农村老年人发放养老金。社区养老的实施范围比较窄,往往受制于该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参考资料
http://view.news.qq.com/zt/2007/aged/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