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针
正文
用于刺激人体皮部的针具。分小锤式、刷帚式和滚筒式等几种,又按其针数多少分别称七星针(七枚)、梅花针(五枚)和丛针(针数不限)等。临床常用的皮肤针针头呈小锤形,针柄一般长15~19厘米,一端附有莲蓬状的针盘,下边散嵌着不锈钢短针。小锤形、刷帚形的皮肤针用于叩刺,滚筒式的用于滚刺(图1)。
治疗部位 以背部、脊柱两旁(足太阳膀胱经在背部的循行部位)为主,并按不同疾病需要,配用肩胛区、腰区、骶区、胸腹、四肢及头面等有关区域进行叩刺或滚刺。也可根据病变所在的经脉,沿经脉上下叩刺,并重点叩刺特定穴位。或在病变局部及出现阳性反应(压痛点、结节、条索状物)处及关节部位进行环形叩刺(图2~4)。
适应症 凡针刺疗法适宜者均可用此法。其中,以各种疼痛、斑秃、顽癣、失眠、面瘫、痹证、痿证、眩晕(高血压病)等为佳。
注意事项 ①治疗前应检查针具,针柄要坚固而有弹性,针尖平齐,无偏斜、歪曲、锈蚀和缺损。②局部皮肤和针具要进行消毒。③叩刺法要用腕力进行弹刺,落针要稳、准,垂直于皮肤,不可用压刺、斜刺和拖刺。④滚刺法不宜用于皮肤有外伤或溃疡处,也不宜在骨性突起处用。⑤叩刺时,速度适中,用力均匀,循经叩刺时每针距离1~1.5厘米。若在局部叩刺则不必拘泥距离和间隔,多密集重复进行。⑥滚刺时,滚筒转动要灵活,速度较叩刺为慢,以避免疼痛。⑦对于皮肤病,在叩刺时除了要严格消毒外,在叩击的过程中,还要反复多次消毒,比如用酒精棉球揩拭皮肤和针尖部。治疗结束后,还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以免引起新的感染。
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