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痈验方
【来源】许履和,《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蒲公英15~30克,全瓜蒌12克,连翘、当归各10克,青皮、橘叶、川贝各6克,柴胡、生甘草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疏肝清胃,下乳消痈。
【方解】方中以蒲公英、连翘清热解毒;全瓜蒌,川贝化痰散结;当归活血消痈;青皮、橘叶、柴胡疏肝理气;甘草解毒和中。本方组方严谨、配伍丝丝入扣,用之其效颇佳。
【主治】乳痈。
【加减】寒热头痛,加荆芥、防风各6克;胸痞呕恶,加半夏、陈皮各10克;排乳不畅或乳汁不通,加漏芦、王不留行、路路通各10克;脓已成,加皂刺、甲片各10克。
【疗效】临床验证,疗效甚佳。
4.2 治乳痈方
【来源】陈泽霖,《名医特色经验精华》
【组成】王不留行30克,漏芦9克,通草9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赤芍、丹皮各9克,青橘叶15克,蒲公英30克,鹿角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鹿角粉磨汁、黄酒冲服。
【功用】通乳散瘀、清热解毒。
【方解】乳头属肝,乳房属胃,如肝气郁结、胃热壅滞,就容易发为乳痈。故方中用王不留行、路路通、通草通乳;金银花、连翘、赤芍、丹皮清热解毒;青橘叶、蒲公英疏肝清胃;鹿角粉活血消肿。诸药配伍。共奏疏肝气、清胃热、散结肿、通乳汁之功,再结合中药(如蒲公英、芙蓉叶)外敷、大多可促使乳痈内消,收到热退痛减,乳汁畅通之效。
【主治】乳痈。
【疗效】屡试屡验,其效不凡。
4.3 消乳汤
【来源】凌云鹏,《临证一得录》
【组成】青皮、橘叶各12克,蒲公英30克,生甘草、白蒺藜、当归各9克,赤芍6克,浙贝母12克,白芷3克,全瓜蒌15克,炙僵蚕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理气解郁,清热通乳。
【方解】祖国医学认为乳头属厥阴肝经,乳房属阳明胃经,故乳汁壅滞的治疗,应疏厥阴之滞,清阳明之热,故方中以青皮、橘叶,白蒺藜、以疏肝解郁而散壅滞;瓜蒌、蒲公英配青皮,白芷的引经,清热解毒而消肿;当归,赤芍的活血行血;贝母,僵蚕搜风散结,从而使凝滞之乳汁通下,蕴结之热邪清解,以达肿消痈除之目的。
【主治】急性乳痈。
【加减】若见舌苔黄腻,身热不解,加黄芩6克,焦山栀9克以退热清火;自觉形寒身热、加炒牛蒡子12克以祛风清热解毒;肿坚甚,加王不留行子9克,炙甲片5克,以破坚行瘀;因断乳而结肿的,加炒麦芽15~30克,川牛膝12克,以助回乳;因乳头破裂而感染所致者,应控制乳头感染为先;局部均外敷消肿膏,以改善炎症,一般的2~3天内可得消散。
【疗效】多年临床使用,治愈甚多,疗效颇佳。
4.4 乳痈内肾汤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露蜂房3~6克(研冲)、皂角刺3~6克(烧灰存性,研冲)、川楝子15克,浙贝母,泽兰各9~15克,山慈菇9克,制香附15克,蒲公英15~30克,柴胡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病重2剂)。
【功用】清热解毒,化痰祛瘀,通络散结。
【方解】急性乳腺炎,多因肝郁胃热,蕴结乳房所致。方中君以蒲公英,蜂房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臣以泽兰,山慈菇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合蜂房能防治癌肿之变;浙贝母,皂角刺清热化痰,通经散结。佐以制香附,川楝子,柴胡疏肝解郁,清热止痛;又柴胡泄肝热,载药入肝,直达病所,故兼之为使。蒲公英清热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痰祛瘀,通络散结之功,故用之效捷。
【主治】乳痈(急性乳腺炎)。
【加减】若伴头痛,发热恶寒者,加荆芥,防风各9克,薄荷6克;气滞偏重者,加青皮6克,元胡15克;血瘀偏甚者,加归尾,赤芍各9克;肿块坚硬,加炙山甲,炒牛蒡子各9克;肿硬,皮色不变,加鹿角粉,制附子、白芥子,麻黄各6克,减蒲公英;湿热偏甚者,加川黄柏9克,生大黄5克;胃热炽盛,加生石膏15克,黄芩9克;红肿甚者,加金银花15克,连翘,大青叶,黑山栀各9克;大便秘结,加大黄6~9克;痰火内结,加夏枯草15克;乳汁壅滞不通,加穿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各9克;断乳后,乳汁多,加生麦芽15克,生山楂9克;脓将成者,加党参、黄芪各15克。
若乳痈溃脓,腐烂,则辅以外治之药。
【疗效】治疗150例,其中已化脓者30例,均全部消散获愈。治愈率达100%。
4.5 橘叶汤
【来源】凌云鹏,《临证一得录》
【组成】细苏梗、焦山栀各9克,淡黄芩5克,金银花、橘叶、生石膏各12克,蒲公英30克,青皮6克,代代花7朵。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理气。
【方解】方中以苏梗,青皮,橘叶,代代花理气解郁;黄芩,黑山栀,蒲公英,金银花、石膏清热解毒;共奏清热理气之功。盖气行则血行,热清则肿消。相辅并治,对初郁未化脓的,则可内消。
【主治】怀孕期乳腺炎(内吹)。
【疗效】屡试屡验,疗效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