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恭(1324~1405年)
戴思恭,字原礼,婺州浦江(今浙江浦江)人。
【生平事迹】戴思恭少时随父戴垚从学于朱丹溪,丹溪因其颖悟绝伦.乃尽授其术。戴氏治疗疾病多奇效,遂明噪于时。明初洪武年间,被征为御医。晋王朱?患风痹症。经思恭治愈,不久复发而卒。太祖大怒,逮捕王府诸医治罪,思恭从容进言:“臣前奉命视王疾,启王曰:疾今即愈,但毒在膏肓,恐复作不可疗也。今果然矣。”诸医由是免死。后朱元璋得病,召诸医诊治无效,皆被逮捕问罪,唯思恭得免。不久,明太祖病逝,建文帝即位,将侍医治罪,独擢升戴氏为太医院使。水乐初年以老请归,永乐三年复被征召,卒于是年冬,终年82岁。葬于浦江独秀山。
戴氏先后著有《证治要诀》12卷(1443年)、《证治要诀类方》4卷、《推求师意》2卷(由明·汪机门人陈桷校刊)、《类证用药》l卷.又校补丹溪《金匮钩玄》3卷。
【学术思想】戴氏较为完整地继承了丹溪学术思想.不仅探求师意.而且多有发挥在理论上对丹溪的“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论,阐发其未尽之意;在杂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对气血痰郁之治亦多阐发。
1.对气血的阐发。丹溪之“阳有余阴不足论”主要论述阴精与阳火的关系.而戴氏握之,则泛论气血的盛衰。他认为气属阳.阳主动.动而中节,方能周流全身.循环不已,外则护己体表.内则温养脏腑百节。而气之所以能周流不息,实有赖于肺气之不断敷布,故曰气“源出中焦.总统于肺”。但若因七情之交攻,五志之遽发而乖戾失常使
气动太过,则可变生冲逆之象,甚则“五志厥阳之火起焉,上燔于肺气乃病焉,”故戴氏认为:“捍卫冲和不息之谓气,扰乱妄动变常之谓火, …·气之与火. 理而已.动静之变.反化为二。”因此提出“气属阳,动作火”的论点。他还认为血属阴,阴主静.静而有守.方能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约束于血脉之中。而营血之所以能遍营全身.必赖于心为之主.肝为之藏,脾为之裹,肺为之布.以及肾为之施泄。不论视、听、言、动.皆需营血资助.才能维持正常活动.人在气交之中,常动多而少静.故阳动易化为火.阴血最易被耗,所谓“阳道常饶,阴道常乏.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道理即在于此。戴氏并对气血的证治作,详尽的论述.对后世气血理论的发展颇有影响。
2.对痰证、郁证的论治。戴氏对痰证的论治,亦宗丹溪之说。他进一步指出痰饮除生于脾胃外,还有生于经络者.他说:“窃谓痰饮之先,有生于脾胃.有生于六经.所起不同,若谓感邪与为病之形证则一也。至于治之.必先从其邪之所起.而后及于病之所也。”对痰饮的治疗,他尊丹溪“治痰先治气”之说.又指出“病痰饮而变生诸证.不当为诸证所牵制妄言作名。宜以治饮为先,饮消则诸证自愈。”确系治痰饮之大法。并根据痰饮的不同见症,提出了具体的治疗方药。
戴思恭发挥了丹溪“人身诸病,多生于郁”的主张,进一步提出:“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升,当降者不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既然传化失常为致郁之关键.因而他认为“中焦致郁多也”。戴氏对六郁的辨证也很详审,指出:“气郁者,胸胁痛,脉沉涩;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痰郁者·动则喘,寸口脉沉滑;热郁者.瞀闷、小便赤.脉沉数;血郁者.四肢无力,能食,便红,脉沉;食郁者.嗳酸,腹饱不能食,人迎脉平和.气口脉紧盛。”从此亦可见其凭脉辨证之极为精确。治郁之法,有中外四气之异,即表里、风寒、热湿,根据病位及病性之异确定相应的治法.在用药方面.指出苍术、香附、抚芎为治郁要药。戴氏对郁证的辩证施治多有发挥,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戴氏继承丹溪之学.对丹溪未竞之论予以补充.不愧为丹溪高弟。其临床精于辨证,处方遗药.亦极高超。故《明史》谓其“学纯粹而识深远”.胡嵘序《证治要诀类方》亦称“谓其论断,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推测病源,著奇见于理趣之极”.对戴氏作了颇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