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承气汤(刘河间)
大黄15克、芒硝15克、厚朴15克、枳实15克、甘草30克,研为粗末,用水一盏半,生姜3片煎至七分,分2次温服。
本方的“名义”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本方把大、小、调胃3个承气汤合成为一个方,故名“三一”;第二种说法,认为河间先生于大承气汤中,加入了等于全汤1/3量的甘草,故名“三一”承气汤。但据河间在《伤寒直格》中说:“然此一方,是三承气等汤也”的说法,以第一说为是。
关于本方的主治,刘河间先生在《伤寒直格》中说:“通治大、小、调胃三承气汤证。”又说:“可急下之者,宜大承气汤也,……或可微下及微和胃气者,小承气汤、调胃承气为后先之次。由是观之,而缓下,急下,善开发而难郁结,可通用者,大承气汤最为妙也。故今加甘草名曰三一承气汤,通治三承汤证于效甚速而无加害也,然以其甘草味能缓其急结,温中润燥而又善以和合诸药而能成功,故《本草》云国老子也。是以大承气汤得其甘草则尤妙也。”
以上是河间先生对伤寒下法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对承气汤的使用又提出了新的使用方法,这也是他对于法使用的补充与发展。刘河间先生不论对伤寒、杂病,用常运用此方,主治范围很广。今将刘河间《伤寒直格》三一承气汤下的“主治”录下,以供临床参考:“无问伤寒、杂病、内外一切所伤,日数远近,但以腹满、咽干、烦渴、谵妄、心下按之硬痛,或热甚喘咳、闷乱、惊悸、癫狂、目疾、口疮、舌肿、喉痹、痈肿、疮疡或伤寒、阳明胸热、发斑、脉沉,须可下者;及小儿惊风、热极潮搐、涎喘、昏塞,并斑疹、痘疮、热极黑陷、小便不通、腹满喘急、将欲死者;或斑疹后热毒不退,久不作痂者;或作斑痈、疮癣,久不已者;或怫热内成、痃癖坚积,腹满而喘,黄瘦潮热,惊风热积,还大人小儿久新疟疾,暴卒心痛,风痰酒膈,肠垢积滞,久壅风暴,伤酒食,烦心闷乱,脉数沉实,或肾水阴虚,阳热暴甚,而僵仆卒中,或一切暴瘖不语,失喑,或蓄热内甚,阳厥极深,脉反沉细而欲绝者;或表之冲和正气与邪气并之于里,则里热亢甚,而阳极似阴,反为寒战,脉微欲绝者;或风热燥甚,客于下焦而大小便涩滞或不通者;或产妇胎死不下者;及两感表里热甚,欲可下者。并宜三一承气汤。”
从以上主治来看,河间先生把仲景先师承气汤主治的20多症,发展到30多症,实为师古而不泥古的大好例子,虽然发展了其主治范围,但又强调不可乱用,故明确指出“须可下者”方可应用,可见其立意之细致。
本方在大承气汤中重用甘草,便急剂缓投,变峻剂为平剂,扩大了使用范围。
我在治疗老年人以及病后体虚须用下法者,常用此方,确实平缓而效确。治小儿实热病须用下法时,也常以此方加减投之,因为本方有甘草,味不甚苦,且用量不大而效宏,小儿容易服用。我在临床上,一般方剂中,使用甘草较少,惟在使用三一承气汤法时,特重用甘草,实受河间先生之益也。
大黄15克、芒硝15克、厚朴15克、枳实15克、甘草30克,研为粗末,用水一盏半,生姜3片煎至七分,分2次温服。
本方的“名义”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本方把大、小、调胃3个承气汤合成为一个方,故名“三一”;第二种说法,认为河间先生于大承气汤中,加入了等于全汤1/3量的甘草,故名“三一”承气汤。但据河间在《伤寒直格》中说:“然此一方,是三承气等汤也”的说法,以第一说为是。
关于本方的主治,刘河间先生在《伤寒直格》中说:“通治大、小、调胃三承气汤证。”又说:“可急下之者,宜大承气汤也,……或可微下及微和胃气者,小承气汤、调胃承气为后先之次。由是观之,而缓下,急下,善开发而难郁结,可通用者,大承气汤最为妙也。故今加甘草名曰三一承气汤,通治三承汤证于效甚速而无加害也,然以其甘草味能缓其急结,温中润燥而又善以和合诸药而能成功,故《本草》云国老子也。是以大承气汤得其甘草则尤妙也。”
以上是河间先生对伤寒下法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对承气汤的使用又提出了新的使用方法,这也是他对于法使用的补充与发展。刘河间先生不论对伤寒、杂病,用常运用此方,主治范围很广。今将刘河间《伤寒直格》三一承气汤下的“主治”录下,以供临床参考:“无问伤寒、杂病、内外一切所伤,日数远近,但以腹满、咽干、烦渴、谵妄、心下按之硬痛,或热甚喘咳、闷乱、惊悸、癫狂、目疾、口疮、舌肿、喉痹、痈肿、疮疡或伤寒、阳明胸热、发斑、脉沉,须可下者;及小儿惊风、热极潮搐、涎喘、昏塞,并斑疹、痘疮、热极黑陷、小便不通、腹满喘急、将欲死者;或斑疹后热毒不退,久不作痂者;或作斑痈、疮癣,久不已者;或怫热内成、痃癖坚积,腹满而喘,黄瘦潮热,惊风热积,还大人小儿久新疟疾,暴卒心痛,风痰酒膈,肠垢积滞,久壅风暴,伤酒食,烦心闷乱,脉数沉实,或肾水阴虚,阳热暴甚,而僵仆卒中,或一切暴瘖不语,失喑,或蓄热内甚,阳厥极深,脉反沉细而欲绝者;或表之冲和正气与邪气并之于里,则里热亢甚,而阳极似阴,反为寒战,脉微欲绝者;或风热燥甚,客于下焦而大小便涩滞或不通者;或产妇胎死不下者;及两感表里热甚,欲可下者。并宜三一承气汤。”
从以上主治来看,河间先生把仲景先师承气汤主治的20多症,发展到30多症,实为师古而不泥古的大好例子,虽然发展了其主治范围,但又强调不可乱用,故明确指出“须可下者”方可应用,可见其立意之细致。
本方在大承气汤中重用甘草,便急剂缓投,变峻剂为平剂,扩大了使用范围。
我在治疗老年人以及病后体虚须用下法者,常用此方,确实平缓而效确。治小儿实热病须用下法时,也常以此方加减投之,因为本方有甘草,味不甚苦,且用量不大而效宏,小儿容易服用。我在临床上,一般方剂中,使用甘草较少,惟在使用三一承气汤法时,特重用甘草,实受河间先生之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