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昆(1552一l618年)
吴昆,字山甫,号鹤皋,明代安徽歙县澄圹人.
[生平事迹]吴昆生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卒于明万历四十六年,享年66岁。吴昆早年专攻经、史、子、集,由于儒学功底扎实深厚.因而做文章才思敏捷横发。由于他家所藏医书较为丰富.于是在他15岁时就弃儒学医.他学习医学如同他攻读儒学一样的专心志致。刻苦努力,因而学有所成.他曾经说过,“《素问》、《灵枢》、医之典坟也。《难经》、《甲乙).医之《庸》,《孟》也。张、王、刘、李.医之濂洛、关闽也.”因而对于前人的著述,他日夜攻读.手不释卷,读遍家藏医家著作。因而.他步入医界不久,便很快精通医术。并经常求教于同乡名医余午亭.余氏鼓励他要多多与普天之下的有名医家交往,以便取他人之长.不久,吴氏便遵余氏之嘱,遍游江浙、荆襄、燕赵等地.拜那些医术高超者为师。由于他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并能运用他所掌握的诊疗知识为遍游途中的民众治病,因而他所过之处.名声播扬。吴氏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除了忙于诊治疾病外。还不断地将临证体会和经验,以及研读古人医籍的心得加以整理。著述颇丰,惜其大部分著作未能流传。
吴昆的代表著作有:《素问吴注》24卷。《医方考》6卷.《脉语》2卷(见《中国医籍考》),《针方六集》6卷(见《中国医籍考》,《十三科证治》。《参黄论》(见无名氏《鹤皋山人传》)。
[学术思想]吴昆不但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实践家。而且是一位有真知灼见的理论家.从其著作中便可窥其学术思想之斑。
l.诊断确切,治病不泥旧法.吴昆在他遍游大江南北之时,能运用他丰富的临床经验救民于沉疴。他诊斷确切.往往能看出一般医生认为易治的难证死症,也能详审一般医生都认为是难治的病证为可治。他治病不拘于旧法.不汲于古方。他说:“以古方治今病,虽出入而通其权。不然,是以结绳治季世也.去治远矣.”当时的人们认为他洞悉黄帝的奥祕。因而尊称他为“參黄子”。
2.注釋《素问》。多以临床实际为据。吴昆仅对《素问》作了注释,篇次悉依王冰注本.他在注释原文时,凡书中之误也予以校勘,不乏甚确之处.各篇名目,先简述该篇大意,使人开卷有益,其文词朴实。说理透彻.吴氏对《内经》原文的注释。多从临床实际的角度阐发。如《素问.五脏生成篇》在讨沦五脏死脉时说:“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 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对于此处的“母”字之注。历代是见仁见智。虽然有理有据.然终难使人诚服。而吴昆则认为,“母。应时胃气也:如春脉微弦.夏脉微钩,长夏脉微软。秋脉微毛 冬脉微石,谓之中和 而有胃气、土为万物之母.故谓之母也。若弦甚则知其病始于肝,钩甚则知其病始于心,软甚则知其病始于脾:毛甚则知其病始于肺:石甚则知其病始于肾.古曰: “欲知其始,先建其母。”吴氏之注,不但于理畅顺,而且与实践颇合。对临临床也有一定指导价值。再如他对《素问.灵兰秘典论》中三焦内容的注释时说:“决,开也 渎,水道也。上焦不治,水滥高原;中焦不治水停中脘;下焦不治。水畜膀胱。故三焦气治.则为开决沟渎之官,水道无泛滥停畜之患矣.”显然。吴氏这种结合临床病变来说明“三焦”为“决读之官”的生理作用,便不觉空泛而且有实际意义:因此汪昂说:“《素问吴注》.间有阐发.补前注所未备。”其言并不过誉。
3.考方药名义,阐发方药治病之理.吴氏不但重视理论。而且更重视医疗实践。他辑录700余首方剂.分列72门,从方名、方义.到是力的适应证以及变通方法.叙述各方的药物组成之理。条分缕析 纲举目张,充分体现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对后世影响颇深。正如他自己所云 “考具方药,号其见证,考其名义 考其事迹.考其变通,考其得失.考其古方之所以然,”总之、详考古方之制.精究治病之理.甚为精当。
总之,吴昆推崇《内经》.重视临床.从临床实际出发.阐释原文古义,推究古方古脉,反映了吴氏丰富的临床实际。
吴昆,字山甫,号鹤皋,明代安徽歙县澄圹人.
[生平事迹]吴昆生于明嘉靖二十一年.卒于明万历四十六年,享年66岁。吴昆早年专攻经、史、子、集,由于儒学功底扎实深厚.因而做文章才思敏捷横发。由于他家所藏医书较为丰富.于是在他15岁时就弃儒学医.他学习医学如同他攻读儒学一样的专心志致。刻苦努力,因而学有所成.他曾经说过,“《素问》、《灵枢》、医之典坟也。《难经》、《甲乙).医之《庸》,《孟》也。张、王、刘、李.医之濂洛、关闽也.”因而对于前人的著述,他日夜攻读.手不释卷,读遍家藏医家著作。因而.他步入医界不久,便很快精通医术。并经常求教于同乡名医余午亭.余氏鼓励他要多多与普天之下的有名医家交往,以便取他人之长.不久,吴氏便遵余氏之嘱,遍游江浙、荆襄、燕赵等地.拜那些医术高超者为师。由于他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并能运用他所掌握的诊疗知识为遍游途中的民众治病,因而他所过之处.名声播扬。吴氏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除了忙于诊治疾病外。还不断地将临证体会和经验,以及研读古人医籍的心得加以整理。著述颇丰,惜其大部分著作未能流传。
吴昆的代表著作有:《素问吴注》24卷。《医方考》6卷.《脉语》2卷(见《中国医籍考》),《针方六集》6卷(见《中国医籍考》,《十三科证治》。《参黄论》(见无名氏《鹤皋山人传》)。
[学术思想]吴昆不但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临床实践家。而且是一位有真知灼见的理论家.从其著作中便可窥其学术思想之斑。
l.诊断确切,治病不泥旧法.吴昆在他遍游大江南北之时,能运用他丰富的临床经验救民于沉疴。他诊斷确切.往往能看出一般医生认为易治的难证死症,也能详审一般医生都认为是难治的病证为可治。他治病不拘于旧法.不汲于古方。他说:“以古方治今病,虽出入而通其权。不然,是以结绳治季世也.去治远矣.”当时的人们认为他洞悉黄帝的奥祕。因而尊称他为“參黄子”。
2.注釋《素问》。多以临床实际为据。吴昆仅对《素问》作了注释,篇次悉依王冰注本.他在注释原文时,凡书中之误也予以校勘,不乏甚确之处.各篇名目,先简述该篇大意,使人开卷有益,其文词朴实。说理透彻.吴氏对《内经》原文的注释。多从临床实际的角度阐发。如《素问.五脏生成篇》在讨沦五脏死脉时说:“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 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对于此处的“母”字之注。历代是见仁见智。虽然有理有据.然终难使人诚服。而吴昆则认为,“母。应时胃气也:如春脉微弦.夏脉微钩,长夏脉微软。秋脉微毛 冬脉微石,谓之中和 而有胃气、土为万物之母.故谓之母也。若弦甚则知其病始于肝,钩甚则知其病始于心,软甚则知其病始于脾:毛甚则知其病始于肺:石甚则知其病始于肾.古曰: “欲知其始,先建其母。”吴氏之注,不但于理畅顺,而且与实践颇合。对临临床也有一定指导价值。再如他对《素问.灵兰秘典论》中三焦内容的注释时说:“决,开也 渎,水道也。上焦不治,水滥高原;中焦不治水停中脘;下焦不治。水畜膀胱。故三焦气治.则为开决沟渎之官,水道无泛滥停畜之患矣.”显然。吴氏这种结合临床病变来说明“三焦”为“决读之官”的生理作用,便不觉空泛而且有实际意义:因此汪昂说:“《素问吴注》.间有阐发.补前注所未备。”其言并不过誉。
3.考方药名义,阐发方药治病之理.吴氏不但重视理论。而且更重视医疗实践。他辑录700余首方剂.分列72门,从方名、方义.到是力的适应证以及变通方法.叙述各方的药物组成之理。条分缕析 纲举目张,充分体现了辨证施治的原则:对后世影响颇深。正如他自己所云 “考具方药,号其见证,考其名义 考其事迹.考其变通,考其得失.考其古方之所以然,”总之、详考古方之制.精究治病之理.甚为精当。
总之,吴昆推崇《内经》.重视临床.从临床实际出发.阐释原文古义,推究古方古脉,反映了吴氏丰富的临床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