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震汤(刘完素)
升麻30克、苍术30克、干荷叶1张(约15~20克),共为末,每服15克,水煎服。
本方为治雷头风(头痛,头面起疙瘩,或头内如雷鸣,憎寒壮热,状如伤寒)的特效药。
升麻味甘,其性属阳,其气升扬,能解百毒。苍术辛烈,能燥湿强脾,辟瘴疠疫气。荷叶色青气香,其形状如仰盂,其象属震(震仰盂,震为雷),能升助胃中清阳之气上行。配合甘温辛散之药,升发散邪,使邪从上越而散。且能固胃气,使邪不传里。
我常用本方治疗顽固的头痛。例如张某某患头痛数年,时轻时重,久治未愈。发作重时全头内皆痛,甚则似脑内轰响,如风如雷,每遇天气变幻刮大风时,则易发重痛。舌苔略白。脉象弦滑。曾在其他医院,服用过以清空膏、愈风丹、川芎茶调散、牛黄上清丸、羌活胜湿汤等方加减的汤药、丸药等,均未效。据此脉症,我诊断为“雷头风”,用清震汤法,随证加减。
处方:升麻10克,苍术10克,藁本6克,羌活10克,夏枯草18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蔓荆子10克,白蒺藜10克,荷叶12克,吴朱萸6克,水煎服。
本方连服3周,头痛痊愈。
这张药方即以清震汤轻扬发越,散风化湿,为主药。辅以羌活祛风胜湿,入太阳经,治太阳头痛;藁本入督脉,散风寒,治头顶痛。佐以吴朱萸辛温入肝经,治头痛;夏枯草入肝经平肝阳,治肝郁头痛;生石决明养肝阴,潜肝阳;蔓荆子入少阳经,散头部风热,治头两侧痛。使以白蒺藜入肝肺二经,其性善破,用以升散肝肺郁结而治病久入络之疼痛。
东垣先生有“清空膏”,主治偏正头痛,年久不愈,以及风湿热上壅头目,及脑苦痛不止。其方为:炒黄芩、炒黄连、羌活、防风各30克,柴胡20克,川芎15克,炙甘草45克。共为细末,每服9克,茶调如膏,用温开水送下。为何此例头痛患者曾服此膏未效呢?因为此膏以入太阳经药最重,其次为少阳经,再次为厥阴、太阴,且用酒炒芩、连上达清热,故此方以治风湿热上壅为主。本例乃为雷头风,其病情较头痛要深重,且多在天气变幻、刮大风时痛重,其痛为满头内皆痛,且重时有似风、雷之声,已非风湿热上壅之头痛证,而乃风邪深入,闭塞清窍,不得发越疏散,经络不通,风寒温邪互相胶结,郁壅不散之证。故以清震汤为主,随证加减。全方以散风为主兼以祛寒、化湿。因其脉弦,故加入养肝阴、潜肝阳、平肝防热、温厥阴、破肝肺结气之品,气行血行,经络通畅,风寒湿邪得辛温阳性药发越升散,故很快取效。通过本例的诊治分析,我们更体会到中医治病不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重要的是要从病因病机的传变、转化中,抓住体内形成疾病的根本而立法、选方、加减药物,去进行治疗。故前人谆谆告诫我们“治病必求于本”。
升麻30克、苍术30克、干荷叶1张(约15~20克),共为末,每服15克,水煎服。
本方为治雷头风(头痛,头面起疙瘩,或头内如雷鸣,憎寒壮热,状如伤寒)的特效药。
升麻味甘,其性属阳,其气升扬,能解百毒。苍术辛烈,能燥湿强脾,辟瘴疠疫气。荷叶色青气香,其形状如仰盂,其象属震(震仰盂,震为雷),能升助胃中清阳之气上行。配合甘温辛散之药,升发散邪,使邪从上越而散。且能固胃气,使邪不传里。
我常用本方治疗顽固的头痛。例如张某某患头痛数年,时轻时重,久治未愈。发作重时全头内皆痛,甚则似脑内轰响,如风如雷,每遇天气变幻刮大风时,则易发重痛。舌苔略白。脉象弦滑。曾在其他医院,服用过以清空膏、愈风丹、川芎茶调散、牛黄上清丸、羌活胜湿汤等方加减的汤药、丸药等,均未效。据此脉症,我诊断为“雷头风”,用清震汤法,随证加减。
处方:升麻10克,苍术10克,藁本6克,羌活10克,夏枯草18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蔓荆子10克,白蒺藜10克,荷叶12克,吴朱萸6克,水煎服。
本方连服3周,头痛痊愈。
这张药方即以清震汤轻扬发越,散风化湿,为主药。辅以羌活祛风胜湿,入太阳经,治太阳头痛;藁本入督脉,散风寒,治头顶痛。佐以吴朱萸辛温入肝经,治头痛;夏枯草入肝经平肝阳,治肝郁头痛;生石决明养肝阴,潜肝阳;蔓荆子入少阳经,散头部风热,治头两侧痛。使以白蒺藜入肝肺二经,其性善破,用以升散肝肺郁结而治病久入络之疼痛。
东垣先生有“清空膏”,主治偏正头痛,年久不愈,以及风湿热上壅头目,及脑苦痛不止。其方为:炒黄芩、炒黄连、羌活、防风各30克,柴胡20克,川芎15克,炙甘草45克。共为细末,每服9克,茶调如膏,用温开水送下。为何此例头痛患者曾服此膏未效呢?因为此膏以入太阳经药最重,其次为少阳经,再次为厥阴、太阴,且用酒炒芩、连上达清热,故此方以治风湿热上壅为主。本例乃为雷头风,其病情较头痛要深重,且多在天气变幻、刮大风时痛重,其痛为满头内皆痛,且重时有似风、雷之声,已非风湿热上壅之头痛证,而乃风邪深入,闭塞清窍,不得发越疏散,经络不通,风寒温邪互相胶结,郁壅不散之证。故以清震汤为主,随证加减。全方以散风为主兼以祛寒、化湿。因其脉弦,故加入养肝阴、潜肝阳、平肝防热、温厥阴、破肝肺结气之品,气行血行,经络通畅,风寒湿邪得辛温阳性药发越升散,故很快取效。通过本例的诊治分析,我们更体会到中医治病不是针对症状进行治疗,重要的是要从病因病机的传变、转化中,抓住体内形成疾病的根本而立法、选方、加减药物,去进行治疗。故前人谆谆告诫我们“治病必求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