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与作用回目录
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痿,夜盲。
1、燥湿健脾:主治湿浊困脾证。
1)燥湿中焦,纳呆脘痞,呕恶苔腻。
2)脾虚湿盛,湿邪下注,妇女带下过多。
2 、祛风除湿:可治外感风湿症。
1)外感风寒,头痛发热,恶寒无汗。
2)外感湿温,发热胸闷,身痛苔腻。
3)风湿痹证,关节肿痛,痿软无力。
此外,用治夜盲证,有明目之功。
3、祛风除湿。此外,用治夜盲证,有明目之功。
药理
1.对血糖影响 早年报道苍术浸膏(生药6g/kg) 可降低家兔血糖。
2.其他作用 苍术、艾叶等量烟熏(6立方米各200g)、炯熏2小时,对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枯草及绿脓杆菌有显著灭菌效果,其作用与甲醛相似,优于紫外线及乳酸。
3.镇静作用 大剂量时呈中枢抑制作用。
名称:苍术
类别:化湿药
拼音:CANG ZHU
拉丁:Rhizoma Atractylodis
别名:赤术、青术、仙术
科属:菊科苍术属植物
【形态】
茅苍术为多年生草本,高达80cm;具结节状圆柱形根茎。茎直立下部木质化。叶互生,革质,上部叶一般不分裂,无柄,卵状披针表至椭圆形,边缘有刺状锯齿,上面淡绿色,有光泽,正面淡绿色,下部叶多为3-5深裂或半裂,顶端裂片较大,圆形、倒卵形、侧裂片1-2对,椭圆形。头状花序顶生,叶状苞片1列,羽状深裂,裂片刺状;总苞圆柱形,卵形或披针形;花多数,两性,或单性多异株,全为管状花,白色或淡紫色;两性有多数羽毛状长冠毛,单性花一般为雌花。瘦果有柔毛,冠毛长约8mm,羽状。花期8-10月,果期9-10月。【主要成分】回目录
根茎含挥发油,术醇、茅术醇、B—桉叶醇等。
【生长特性】回目录
苍术生于山坡 较干燥处或草丛中,生活力很强。荒山、瘦地均种植,喜凉爽气候,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壤结构疏松、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上生长最好。忌低洼地,水浸根易乱。
【生长分布】回目录
【物种分类】回目录
一)茅苍术 Rhizoma Areactylodis Lanceae
(英) Swordlike Atractylodes Rhizome
别名 茅术、南苍术、穹窿术。
来源 为菊科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 (Thunb.) DC. 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或上部少分枝。叶互生,革质,卵状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刺状齿,上部叶多不裂,无柄;下部叶常 3裂,有柄或无柄。头状花序顶生,下有羽裂叶状总苞一轮;总苞圆柱形,总苞片 6~8层;花两性与单性,多异株;两性花有羽状长冠毛;花冠白色,细长管状。瘦果被黄白色毛。花期8~10月,果期9~10月。
生于坡灌丛、草丛中。主产江苏、湖北、河南、安徽。
采制 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撞去须根。
性状 根茎不规则连珠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稍弯曲,偶有分歧,长3~10cm,直径0.5~2cm。表面灰棕色,有皱纹、横曲纹及须根痕,顶端具茎痛。质坚实,断面黄白色或灰白色,有多数红棕色油室。气香特异,味微甘、辛、苦。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主含苍术素(atractylodin)、β-桉油醇(β-eudesmol)、茅术醇(hinesol)、羟基苍术酮(hydroxy-atractylon)等。
性味 性温,味辛、苦。
功能主治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辟、风湿痹痛、风寒感冒、雀目夜盲。
附注: 同属植物北苍术A. chinensis ( DC. )Koidz.的根茎同作苍术入药。
(英) Japanese Atractylodes Rhizome
别名 和苍术、东苍术。
来源 为菊科植物关苍术Atractylodes japonica Koidz.ez Kitam. 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70cm。叶柄长2.5~3cm;茎下部叶片3~5羽裂,侧裂片长圆形、倒卵形或椭圆形,边缘刺齿平伏或内弯,顶裂片较大;茎上部叶3裂至不分裂。头状花序顶生,下有羽裂的叶状总苞一轮,总苞片6~8层;花多数,两性花与单性花多异株;两面性花有羽状长冠毛,花冠白色,细长管状;雄蕊5;子房下位,密被子白色柔毛。长圆形,瘦果被白色。花期8~9月,果期9~10月。
采制 同茅苍术。
性状 根茎多呈结节状圆柱形,长4~12cm,直径1~2.5cm。表面深棕色,有根痕及细小须根,并残留茎痕。质较轻,折断面不平坦,纤维性。有浓郁的特异香气,味辛、微苦。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含芹烷二烯酮、二乙酰苍术二醇(discetylatractylo-dinol)、苍术酮,另含苍术烯内酯Ⅰ(atraactylenolideⅠ)。
性味及功能主冶 同茅苍术。
三)鄂西苍术
中文名:鄂西苍术
拉丁名:Atractylodes carlinoides (Hand.-Mazz.) Kitam.
科: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苍术属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须根伸长。茎直立,不分枝,高50厘米,常深紫色,上部被蛛丝状绵毛。基生叶披针形,长15-20厘米,宽3-4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柄,半抱茎,边缘有啮蚀状刺齿或羽状浅裂,裂片三角形,有针刺;茎生叶无柄,基部半抱茎,全部叶硬纸质,无毛,干时上面暗绿色,下面苍白色,网脉稍隆起。头状花序顶生,无梗或有短梗;苞片多数,叶状,稍有刺状的羽状浅裂;总苞长达3厘米,宽2.5厘米,总苞片长锥状渐尖;花带褐色。瘦果有柔毛;冠毛羽状,长10-11毫米。 产湖北西部。生海拔1600米的山坡。
四)朝鲜苍术
种中文名:朝鲜苍术
种拉丁名:Atractylodes coreana (Nakai) Kitam.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属中文名:苍术属
属拉丁名:Atractylodes
分布:分布辽宁、山东、朝鲜。生于山坡灌丛中或林下灌丛中或干燥山坡,海拔200—700米。
海 拔:200-700
命名来源:(东北植物检索表)[Act.Phytotax.cI Geobot. 4: 178. 1935]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而长,生等粗或近等粗的不定根。茎直立,单生或少数茎成簇生,高25—50厘米,不分枝或上部分枝,全部茎枝光滑无毛。最下部或基部茎叶花期枯萎,脱落;中下部茎叶椭圆或长椭圆形,长6—10厘米,宽2—4厘米,或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4.5厘米,宽约2厘米,基部圆形,无柄,半抱茎或贴茎,但下方的叶有时有短或,极短的柄;上部或接头状花序下部的叶与中下部茎叶同形,或卵状长椭圆形,但较小。全部叶质地薄,纸质或稍厚而为厚纸质,两面同色或近同色,绿色或下面色淡,无毛,顶端短渐尖或近急尖,边缘针刺状缘毛或三角形的细密刺齿或稀疏的三角形长针齿。苞叶绿色,刺齿状羽状深裂。头状花序单生茎端或植株有少数单生茎枝顶端,但并不形成明显的花序式排列。总苞钟状或楔钟状,直径达1厘米。总苞片6一?层,外层及最外层卵形,长2 —4毫米;中层椭圆形,长6一7毫米;最内层长倒披针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11毫米。全部苞片顶端钝或圆形,边缘有稀疏的蛛丝状毛或无毛,最内层苞片顶端常红紫色。小花白色,长约8毫米。瘦果倒卵圆形,长约4毫米,被稠密的顺向贴伏的长直毛,有时变稀毛。冠毛刚毛褐色,羽毛状,长6一7毫米,基部结合成环。花果期7一9月。
原种记载:叶较小,椭圆形或长圆形,长3—7厘米,宽1.2—3.4厘米;我国辽宁安东地区的植株就接近原种类型;但辽宁南部(长海与旅顺)的植株的叶却显示出另外一种式样: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3.5—4.5厘米,宽2厘米,叶边缘有稠密的三角形长针刺齿,叶脉两面突起。这显然是适应干燥山坡环境的一种生态型。尽管有这些变化,本种区别于其他各种的主要叶部形态在于: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最宽处在叶片中部或中部以下,基部圆形,大部茎叶无柄,半抱茎或贴茎
【性味与归经】回目录
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剂量/用法用量】回目录
内服:煎汤,1.5~3钱;熬膏或入丸、散。本品辛温燥烈,故阴虚内热,气虚多汗者忌用。
中成药:越鞠保和丸 木香顺气丸 保和丸 二妙丸、二妙散
药膳(汤):苍术羊肝汤
【贮藏与效期】回目录
置阴凉干燥处。
【采收加工】回目录
春、秋两季挖取根茎,除去茎叶、细根、泥土,晒干,撞去须根。
【临床新用途】回目录
1.治疗外阴瘙痒 由苍术、白蒺藜、人参、当归、蛤粉、蛇床子、冰片等组成,按一定比例制成霜剂,使用前,先将外阴洗净,将药膏均匀涂抹在瘙痒处的皮肤上,每口1—4次,痒止后酌情减少用药次数。外阴皮肤破溃者禁用,每疗程7口。
2.治疗急性痛风 用苍术、酒黄柏、生薏苡仁、川牛膝、防己、金刚藤、泽泻、忍冬藤、青风藤、海桐皮、川芎、红花、酒地龙、防风、独活、滑石、赤小豆、生甘草等,小煎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戒酒,多饮水、少活动,治疗17例,缓解13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
3.治疗夜盲症 《现代实用中药学》载,有人用苍术加味煎剂治疗本病12例。方法:苍术30g,石决明、夜明砂各15g,猪肝(分2次)100g。将前3味药人500m水中煎成药液200ml,分早晚煮肝食用,一般2~6剂显效。结果:治疗12例,均痊愈。
4.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 有人用降脂通脉汤治疗本病34例,用此法能显著降低Tc,rTG,LDb;并能提高HDI。一C。方法:制首乌、枸杞子、泽泻、荷叶、决明子、生黄芪各15g,苍术、白术各10g,陈皮6g,制大黄5g,甘草3g,便溏者去大黄。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结果: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
5.治膝关节骨关节病 有人用祛痰湿法治本病48例。方法,红花10g,苍术,茯苓、半夏、当归各15g,白芥子、川芎、陈皮、丹参、牛膝、防己、白术各12g。偏肾阴虚者加熟地、山茱萸各12g;偏阳虚者加巴戟天12g,仙灵脾15g,偏气虚者加党参15g,黄芪20g;偏血虚者加枸杞子、白芍各15g;湿热盛者加薏苡仁15g,革薜12g;风寒盛者加威灵仙15g,秦艽12g;膝关节肿胀重者加泽兰15g;疼痛重者加白花蛇9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每次服200ml。药渣用布包裹,趁热敷膝部。结果:治疗48例,治愈17例,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