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出自1.陶弘景:今蜈蚣赤足者多出京口长山,高丽山、茅山亦甚有,于腐烂积草处得之,匆令伤,暴干之。黄足者甚多,而不堪用。蜈蚣亦啮人,以桑汁、白盐涂之,即愈。
2.《本草衍义》:蜈蚣,背光黑绿色,足赤,腹下黄。有中其毒者,大蒜涂之。
【拼音名】Wú Gōnɡ
【英文名】Centipede
【别名】蝍蛆、吴公、天龙、百脚、百足虫、千足虫
【来源】
药材基源:为蜈蚣科动物少棘蜈蚣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2.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Newport)
采收和储藏:人工饲养的蜈蚣,一般在7-8月采收;野生蜈蚣在夏季雨后根据栖息环境翻土扒石寻捕。捕后,先用沸水烫死,取长宽和蜈蚣相等,两端削尖的薄竹片,一凋插入蜈蚣的头部下颚,另一端插入性端,借竹片的弹力,使蜈蚣伸直展平。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
1.少棘蜈蚣,成体体长110-140mm。头板和第1背板金黄色,自第2背板起墨绿色或暗绿色,末背板有时近于黄褐色,胸腹板和步足淡黄色。背板自4-9节起,有两条不显着的纵沟。腹板在第2-19节间有纵沟。第3、第5、第8、第10、第12、第14、第16、第18、第20体节的两侧各具气门1对。头板前部的两侧各有4个单眼,集成左、右眼群颚肢内部有毒腺;齿板前缘具小齿5个,内侧3小齿相接近。步足21对,最末步足最长,伸向后方,呈尾状;基侧板后端有2小棘;前腿节腹面外侧有2棘,内侧有1棘;背面内侧有1棘和1隅棘;隅棘顶端有2小棘。
2.多棘蜈蚣,本种与少棘蜈蚣是两个近似的地理亚种。在形态上大体相似,主要区别是:个体较大;尾足的前股节背面内侧棘数、腹面外侧棘数、腹面内侧棘数均较少棘蜈蚣为多;颚肢齿板的齿数亦多。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栖息于丘陵地带和多砂土的低山区,喜欢在温暖的地方。以小型昆虫及其卵等为食。
2.栖息于自然村落附近的山坡、田畔、路旁岩石间,或朽木及草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很广,主要以陕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北等地产量较多。
2.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栽培】
生活习性,蜈蚣为夜行性动物,白天潜居于杂草丛中或乱石堆下,夜晚活动,觅食。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食性广泛,尤喜小昆虫类,也食蛙、鼠、蜥蜴及蛇类等。喜独居有冬眠习性。每年秋、冬季气温低于15℃以下,即蛰伏在石下10-15cm深处的向阳、避风处。蜈蚣雌雄异体,卵生,并有孵卵、育幼的习性。3年蜈蚣性成熟后,一般在每年5-9月的夜间交配,雌体交配1次可连续产受精卵3-5年。产卵季节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7月中、上旬为产卵盛期。每年产卵1次。每产20-60粒,产完卵后,将卵抱在步足之间。抱卵孵化时间长达35-45天。位随着幼虫生长,一生蜕皮数次。
养殖技术,蜈蚣饲养常采用箱养、缸养、池养等法。饮料采用夏季灯光诱虫,春、秋季饲养地鳖虫、蚯蚓饲喂蜈蚣等方法应及时把幼体与母体分离。冬季要做好保暖保湿工作,温度不能低于0℃。
【性状】
性状鉴别(1)少棘蜈蚣,本品呈扁平长条形,长9-15cm,宽0.5-1cm。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头板覆盖,头板近圆形,前端稍突出,两侧贴有颚肢1对;前端两侧有触角1对。躯干部第1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4背板至第20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2节起,每体两侧有步足1对;步足黄色或红褐色,偶有黄白色,呈弯钩形;最末1对步足尾状,故又称尾足,易脱落。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
(2)多棘蜈蚣,体形稍大,此棘较多。均以身干、条长、头红身黑绿色,头足完整者为佳。
显微鉴别,少棘蜈蚣粉末特征:黄绿色 或灰黄色。①体壁(几丁质)碎片黄棕色、黄绿色、棕色或红棕色,水合氯醛液透化后显淡黄色或近无色。外表皮表面观有多角形网格样纹理,直径5-14μm,排列整齐,其下散有细小圆孔,有的(在腹部)细小圆孔边缘微拱起,单个散布或2-4个集成群,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横断面观呈棕色,有光泽,有的隐约可见纵纹理。内表皮无色,有横向条纹;内、外表皮纵贯有较多长短不一的微细孔道。②横纹肌纤维淡棕色或无色,多碎断,侧面观呈薄片状,明暗相间纹理隐约可见,有的较明显,纹理余形、弧形、水波纹形或稍平直,暗带较窄,有致密的短纵纹;断面观成群或散在,呈多角形、扁平形、条形,表面较平整。③气管壁碎片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丝,螺旋丝宽1-5μm,排列呈栅状或弧圈状,丝间有近无色或淡灰色小斑点。有时可较细气管,具分枝,螺旋丝较细小。脂肪油滴淡黄色,散在。④刚毛无色透明或棕黄色。基部直径8-17μm,有髓腔。少数刚毛3-4个成簇,类似星状毛,表面有斜向纹理。少数刚毛位于体壁碎片上。
【化学成份】
1.多棘蜈蚣,全虫含类蜂毒样及类组胺样物质、溶血蛋白;尚含脂肪、蚁酸(formic acid)。曾分离出δ-羟基赖氨酸(δ-hydroxylysine)。氨基酸有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鸟氨酸(ornithine),赖氨酸(lys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酷氨酸(tyrosine),亮氨酸(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丝氨酸(serine),牛磺酸(taurine),谷氨酰胺(glutamine)等。
外角皮含几丁质(chitin),脱乙酰几西质(chitosan),葡萄糖胺(glucosam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另还含色素,其中橙色素中含β-胡萝卜素(β-carotene)类,虾黄质酯(astaxanthin ester),黄色素含蝶啶(pteridine)。螯肢含5-羟色胺(5-hydroxyl-rtyptamine)。粪便中含大量嘌呤。神经链中含类乙酰胆碱样物质。
2.少棘蜈蚣,全虫含两种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histamine)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尚含脂肪油、胆甾醇(cholesterol)、蚁酸等,又曾分离出δ-羟基赖氨酸。氨基酸有岛氨酸,牛磺酸,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cystine),缬氨酸,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proline);另外还含有氨及28种无机元素如磷、钾、钠、钙、镁、锌、铁等。
少棘蜈蚣毒主要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占干粉的86.23%,水不溶性物质0.24%还原糖0.23%,,水 2.1%。蛋白质种类很多,而游离氨基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纤维素酶,蛋白水解酶,酸性和碱性磷酸单酯酶及磷酯酶A活性。并富含金属元素,其中钠、钾、磷、钙含量最高,还含锌、铜、铁、镁、铝、钡、锰。
少棘蜈蚣总油脂含量达体重11.24%。总油脂中脂肪酸成分有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棕榈油酸,十七碳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二十碳-烯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三烯酸,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正十四碳酸,正十五碳酸,异十五碳酸,14-甲基-十六碳酸。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蜈蚣提取物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一定作用。
2.抗菌作用:本品水浸液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管法表明,本品水浸液,乙醇、乙醚提取液对葡萄球菌,八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并不显示直接的抑制作用。
3.促进免疫功能: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服药前血清IgG和E玫瑰瑰花环形成率分别为0.034±0.025mg/L和0.213±0.022mg/L。服蜈蚣后,血清IgG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明显升高,早晚唾液中IgG、IgA均高于正常人P<0.05,0.01。
【毒性】毒性:小鼠口服给24hLD50为9.90g/kg(9.63-10.18g/kg);小鼠腹腔注射24hLD50为6.66g/kg(6.48-6.84g/kg)。用18-20g小鼠共60只,剂量为1g/kg,观察lwk,无死亡。亚急性毒性:50-55gWistar大鼠,每日1次ig给药的最大剂量为2g/kg,连续15d,分别死亡动物,检查血象、NPN,脏器病理切片光镜检查等均未见异常。蜈蚣毒液ip小鼠的LD50为22.5mg/kg。大剂量时小鼠表现为极不稳定、抽搐,然后在几分钟之内死亡。小剂量时表现为站立不稳呼吸急速和衰竭,惊厥等,可能逐渐恢复或死亡。
【鉴别】理化鉴别,本品水浸液在紫外光灯(254nm)下呈亮绿色荧光。
【炮制】
1.蜈蚣:拭净,除去头足,剪断用。
2.酒炙蜈蚣:将蜈蚣除去头足,折断;酒润后,微火焙干。
3.《雷公炮炙论》:凡使蜈蚣,先以木末或柳蛀末于士器中炒,令木末焦黑后,去木末,去足、甲用。
4.《纲目》:今人惟以火炙,去头足用,或去尾足,以薄荷叶火煨用之。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
出自1.陶弘景:今蜈蚣赤足者多出京口长山,高丽山、茅山亦甚有,于腐烂积草处得之,匆令伤,暴干之。黄足者甚多,而不堪用。蜈蚣亦啮人,以桑汁、白盐涂之,即愈。
2.《本草衍义》:蜈蚣,背光黑绿色,足赤,腹下黄。有中其毒者,大蒜涂之。
【拼音名】Wú Gōnɡ
【英文名】Centipede
【别名】蝍蛆、吴公、天龙、百脚、百足虫、千足虫
【来源】
药材基源:为蜈蚣科动物少棘蜈蚣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2.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Newport)
采收和储藏:人工饲养的蜈蚣,一般在7-8月采收;野生蜈蚣在夏季雨后根据栖息环境翻土扒石寻捕。捕后,先用沸水烫死,取长宽和蜈蚣相等,两端削尖的薄竹片,一凋插入蜈蚣的头部下颚,另一端插入性端,借竹片的弹力,使蜈蚣伸直展平。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
1.少棘蜈蚣,成体体长110-140mm。头板和第1背板金黄色,自第2背板起墨绿色或暗绿色,末背板有时近于黄褐色,胸腹板和步足淡黄色。背板自4-9节起,有两条不显着的纵沟。腹板在第2-19节间有纵沟。第3、第5、第8、第10、第12、第14、第16、第18、第20体节的两侧各具气门1对。头板前部的两侧各有4个单眼,集成左、右眼群颚肢内部有毒腺;齿板前缘具小齿5个,内侧3小齿相接近。步足21对,最末步足最长,伸向后方,呈尾状;基侧板后端有2小棘;前腿节腹面外侧有2棘,内侧有1棘;背面内侧有1棘和1隅棘;隅棘顶端有2小棘。
2.多棘蜈蚣,本种与少棘蜈蚣是两个近似的地理亚种。在形态上大体相似,主要区别是:个体较大;尾足的前股节背面内侧棘数、腹面外侧棘数、腹面内侧棘数均较少棘蜈蚣为多;颚肢齿板的齿数亦多。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栖息于丘陵地带和多砂土的低山区,喜欢在温暖的地方。以小型昆虫及其卵等为食。
2.栖息于自然村落附近的山坡、田畔、路旁岩石间,或朽木及草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很广,主要以陕西、江苏、浙江、河南、湖北等地产量较多。
2.分布于广西、云南等地。
【栽培】
生活习性,蜈蚣为夜行性动物,白天潜居于杂草丛中或乱石堆下,夜晚活动,觅食。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食性广泛,尤喜小昆虫类,也食蛙、鼠、蜥蜴及蛇类等。喜独居有冬眠习性。每年秋、冬季气温低于15℃以下,即蛰伏在石下10-15cm深处的向阳、避风处。蜈蚣雌雄异体,卵生,并有孵卵、育幼的习性。3年蜈蚣性成熟后,一般在每年5-9月的夜间交配,雌体交配1次可连续产受精卵3-5年。产卵季节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以7月中、上旬为产卵盛期。每年产卵1次。每产20-60粒,产完卵后,将卵抱在步足之间。抱卵孵化时间长达35-45天。位随着幼虫生长,一生蜕皮数次。
养殖技术,蜈蚣饲养常采用箱养、缸养、池养等法。饮料采用夏季灯光诱虫,春、秋季饲养地鳖虫、蚯蚓饲喂蜈蚣等方法应及时把幼体与母体分离。冬季要做好保暖保湿工作,温度不能低于0℃。
【性状】
性状鉴别(1)少棘蜈蚣,本品呈扁平长条形,长9-15cm,宽0.5-1cm。由头部和躯干部组成,全体共22个环节。头部暗红色或红褐色,略有光泽,有头板覆盖,头板近圆形,前端稍突出,两侧贴有颚肢1对;前端两侧有触角1对。躯干部第1背板与头板同色,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色或墨绿色,具光泽,自第4背板至第20背板上常有两条纵沟线;腹部淡黄色或棕黄色,皱缩;自第2节起,每体两侧有步足1对;步足黄色或红褐色,偶有黄白色,呈弯钩形;最末1对步足尾状,故又称尾足,易脱落。质脆,断面有裂隙。气微腥,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微咸。
(2)多棘蜈蚣,体形稍大,此棘较多。均以身干、条长、头红身黑绿色,头足完整者为佳。
显微鉴别,少棘蜈蚣粉末特征:黄绿色 或灰黄色。①体壁(几丁质)碎片黄棕色、黄绿色、棕色或红棕色,水合氯醛液透化后显淡黄色或近无色。外表皮表面观有多角形网格样纹理,直径5-14μm,排列整齐,其下散有细小圆孔,有的(在腹部)细小圆孔边缘微拱起,单个散布或2-4个集成群,大小不一,排列不规则;横断面观呈棕色,有光泽,有的隐约可见纵纹理。内表皮无色,有横向条纹;内、外表皮纵贯有较多长短不一的微细孔道。②横纹肌纤维淡棕色或无色,多碎断,侧面观呈薄片状,明暗相间纹理隐约可见,有的较明显,纹理余形、弧形、水波纹形或稍平直,暗带较窄,有致密的短纵纹;断面观成群或散在,呈多角形、扁平形、条形,表面较平整。③气管壁碎片具棕色或深棕色的螺旋丝,螺旋丝宽1-5μm,排列呈栅状或弧圈状,丝间有近无色或淡灰色小斑点。有时可较细气管,具分枝,螺旋丝较细小。脂肪油滴淡黄色,散在。④刚毛无色透明或棕黄色。基部直径8-17μm,有髓腔。少数刚毛3-4个成簇,类似星状毛,表面有斜向纹理。少数刚毛位于体壁碎片上。
【化学成份】
1.多棘蜈蚣,全虫含类蜂毒样及类组胺样物质、溶血蛋白;尚含脂肪、蚁酸(formic acid)。曾分离出δ-羟基赖氨酸(δ-hydroxylysine)。氨基酸有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鸟氨酸(ornithine),赖氨酸(lys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酷氨酸(tyrosine),亮氨酸(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丝氨酸(serine),牛磺酸(taurine),谷氨酰胺(glutamine)等。
外角皮含几丁质(chitin),脱乙酰几西质(chitosan),葡萄糖胺(glucosam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另还含色素,其中橙色素中含β-胡萝卜素(β-carotene)类,虾黄质酯(astaxanthin ester),黄色素含蝶啶(pteridine)。螯肢含5-羟色胺(5-hydroxyl-rtyptamine)。粪便中含大量嘌呤。神经链中含类乙酰胆碱样物质。
2.少棘蜈蚣,全虫含两种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胺(histamine)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尚含脂肪油、胆甾醇(cholesterol)、蚁酸等,又曾分离出δ-羟基赖氨酸。氨基酸有岛氨酸,牛磺酸,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丙氨酸,胱氨酸(cystine),缬氨酸,蛋氨酸(methion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亮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 ,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脯氨酸(proline);另外还含有氨及28种无机元素如磷、钾、钠、钙、镁、锌、铁等。
少棘蜈蚣毒主要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占干粉的86.23%,水不溶性物质0.24%还原糖0.23%,,水 2.1%。蛋白质种类很多,而游离氨基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纤维素酶,蛋白水解酶,酸性和碱性磷酸单酯酶及磷酯酶A活性。并富含金属元素,其中钠、钾、磷、钙含量最高,还含锌、铜、铁、镁、铝、钡、锰。
少棘蜈蚣总油脂含量达体重11.24%。总油脂中脂肪酸成分有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棕榈油酸,十七碳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二十碳-烯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碳三烯酸,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正十四碳酸,正十五碳酸,异十五碳酸,14-甲基-十六碳酸。
【药理作用】
1.抗肿瘤作用:蜈蚣提取物对动物移植性肿瘤有一定作用。
2.抗菌作用:本品水浸液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体外试管法表明,本品水浸液,乙醇、乙醚提取液对葡萄球菌,八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并不显示直接的抑制作用。
3.促进免疫功能: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服药前血清IgG和E玫瑰瑰花环形成率分别为0.034±0.025mg/L和0.213±0.022mg/L。服蜈蚣后,血清IgG和E玫瑰花环形成率明显升高,早晚唾液中IgG、IgA均高于正常人P<0.05,0.01。
【毒性】毒性:小鼠口服给24hLD50为9.90g/kg(9.63-10.18g/kg);小鼠腹腔注射24hLD50为6.66g/kg(6.48-6.84g/kg)。用18-20g小鼠共60只,剂量为1g/kg,观察lwk,无死亡。亚急性毒性:50-55gWistar大鼠,每日1次ig给药的最大剂量为2g/kg,连续15d,分别死亡动物,检查血象、NPN,脏器病理切片光镜检查等均未见异常。蜈蚣毒液ip小鼠的LD50为22.5mg/kg。大剂量时小鼠表现为极不稳定、抽搐,然后在几分钟之内死亡。小剂量时表现为站立不稳呼吸急速和衰竭,惊厥等,可能逐渐恢复或死亡。
【鉴别】理化鉴别,本品水浸液在紫外光灯(254nm)下呈亮绿色荧光。
【炮制】
1.蜈蚣:拭净,除去头足,剪断用。
2.酒炙蜈蚣:将蜈蚣除去头足,折断;酒润后,微火焙干。
3.《雷公炮炙论》:凡使蜈蚣,先以木末或柳蛀末于士器中炒,令木末焦黑后,去木末,去足、甲用。
4.《纲目》:今人惟以火炙,去头足用,或去尾足,以薄荷叶火煨用之。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主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