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斑脂翳 病名系指蟹睛结疤于风轮之侧的病证。《证治准绳·杂病》:“其色白中带黑,或带青,或焦黄,或微红,或有细细赤脉绊罩,有丝绊者,则有病发之患。以不发病者论,略者粉青色,结在风轮边傍。大则掩及[阅读全文:]
摘要: 《汤液本草》 药学著作三卷。元·王好古撰。刊于1289年。卷上药性总论部分,选辑李杲《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的部分内容并作了若干补充。卷中、下分论药物,分草、木、果、菜、米谷、玉石、禽、兽、虫等[阅读全文:]
摘要: 喘息穴 经穴别名出《北京中医》。别名定喘、治喘。在第七颈椎棘突旁开0.5-1寸间,压痛明显处。分布有第八颈神经后支内侧支,颈横及颈深动、静脉分支。主治哮喘,咳嗽,落枕,荨麻疹等。直刺0.5-1寸。艾炷灸[阅读全文:]
摘要: 巴豆中毒 病名因服用巴豆过量出现中毒症状。症见口咽热痛,面赤,五心烦热,剧烈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致昏迷,黄疸,肾脏损害,甚至休克死亡。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本草纲目》卷四收载解巴豆毒的药物,有[阅读全文:]
摘要: 《少林寺》 我国著名佛教寺院名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北麓。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隋文帝时(589-604年)改名陟岵寺。唐复原名。传寺僧昙云等曾辅佐唐太宗战胜王世充,立下卓越战功[阅读全文:]
摘要: 内伤痢疾 病证名因七情内伤、劳力过度、饮食失宜等所致痢疾。见《慎斋遗书》卷八。详见七情痢、劳役痢、饮食内伤痢等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