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病能 即病态,疾病的临床表现“能”通“态”。《素问·方盛衰论》:“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 [阅读全文:]
摘要: 面赤 诊断学名词指色诊。赤火热之色,属心。赤甚主实热,微赤主虚热。久病虚人,午后两颧发赤,为肝肾阴火上炎;赤色如妆,嫩红带白,游移不定,为戴阳证;肺病见赤色,属阴虚火盛,灼伤肺阴;面赤耳鸣,头[阅读全文:]
摘要: 《绛雪园古方选注》 医方著作又名《十三科古方选注》,三卷(又有十六卷本,内容相同)。清·王子接撰。刊于1732年。书中选录古代医家方剂予以分类整理。其内容主要有伤寒方、伤寒科、内科、内科丸方、女科[阅读全文:]
摘要: 罗汝兰 清代医家字芝园,字广文。广东石城人。光绪(1875-1908年)年间,省内鼠疫流行。受《医林改错》启发,认鼠疫乃热毒成瘀,遂以治血为主,兼以解表,用加减解毒活血汤作主方,救治患者,活人甚众。光绪[阅读全文:]
摘要: 邵同珍 清代医家字葆诚,号四九居士。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先业儒,后兼习岐黄术,常以易学之理喻医道,著成《医易理》,现有刻本行世。 [阅读全文:]
摘要: 拳尖穴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风翳患右目,灸右手中指本节头骨上五壮,如小麦。左手亦如之。”《太平圣惠方》定名拳尖。在手背第三掌骨小头之高点,握拳取之。主治目痛,目翳,癜风,赘疣等。艾炷灸3-5壮[阅读全文:]
摘要: 《本事方续集》 方书又名《续本事方》。十卷。宋·许叔微撰。约刊于12世纪中期,本书补充《本事方》而作。包括治诸虚进食生血气,治诸积热等疾22类,收方300余首,间附治验及论述。现存《三三医书》本及抄本[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