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石榴疽 病名疽之发于肘尖部位而形如石榴者。出《外科正宗》卷四。因少阳相火与湿热相搏,郁结而成。初起见有黄粟样小疱,根盘渐渐增,色红而坚硬,继则肿若覆碗,皮破翻出,状如重叠之石榴子,疼痛剧烈难忍[阅读全文:]
摘要: 十脉 手足十一条经脉的总称指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等十一条脉。马王堆汉墓帛书记载,较《灵枢·经脉》少一条手厥阴,因称十一脉。在《[阅读全文:]
摘要: 疳气耳聋 病证名出《本草纲目》。疳疾患儿耳聋,兼见阴部肿。由疳气攻肾,肾气虚不能上充于耳所致。治宜先祛其疳气,用牵牛研末煨猪腰子服,继服六味地黄丸。 [阅读全文:]
摘要: 产后四不活 古时对产后四危重症之合称《妇科秘兰》:“者身体强直,有如反张,小腹胀痛,口噤不开,亦名蓐风,乃产后风邪所中,华佗愈风散(方见产后中风条)灌之最妙,不得发其汗。二者产后气急,喉中如猫[阅读全文:]
摘要: 六瘤 病证名六瘤肿之合称。见《三因极病证方论》卷十五,即肾瘤、脂瘤、肉瘤、脓瘤、血瘤、石瘤,参见瘤条。 [阅读全文:]
摘要: 马嗣明 南北朝时期医家河南野王(今河南沁阳)人。精研古代《本草》、《素问》、《明堂》等书,善切脉,可以决生死,常自炼药石以疗外证。其炼石法系烧石令赤,再浸入醋中,取其醋中屑,暴干捣筛,以之和醋[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