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痒若虫行症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本书认:该病“非若常时小痒之轻,乃如虫行而痒不可忍也。为病不,须验目上有无形证,决其病之进退。至如有障无障,皆有痒极之患。病源非一,有风邪之痒,有血虚[阅读全文:]
摘要: 痰积腹痛 病证名指腹痛因于脾胃功能失调,水湿蕴积成痰所致。《症因脉治》卷四:“痰积腹痛之证,时痛时止,利下白积,光亮不臭;或恶心眩运,或响如雷鸣。”《杂病源流犀烛·腹少腹病源流》:“痰积腹痛,[阅读全文:]
摘要: 干血痨 病名出《血症论》卷五。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关于干血的记述相致。症见经闭不行,身体羸瘦,不思饮食,骨蒸潮热、肌肤甲错、面目黯黑等。病因五劳所伤(气、血、肉、骨、筋五劳伤)[阅读全文:]
摘要: 《女科撮要》 书名五卷。明·薛己撰。刊于1548年。上卷列述经候不调、经漏不止等15类妇科疾病的证治和方药;下卷介绍保胎、小产等15类产科疾病的证治和方药。系明以妇产科著作之精萃论述和规范方药,其中亦[阅读全文:]
摘要: 高士 明代医家字克学,又字志斋。象山(今属浙江)人。因病习医,穷研医典,旁搜博证,尤推崇丹溪学说。著有《灵枢经摘注》十卷(1525年)。另撰有《志斋医论》两卷、《素问捷径》三卷、《痘疹论》等,此三[阅读全文:]
摘要: 昙鸾(476-542年) 南北朝北魏医僧作昙峦。雁门(今山西代县)人。净土宗高僧。10岁在五台山出家,披阅内外经典。注释《藏经》时患“气疾”,乃外出求医。至江南,从陶弘景习方术,得《仙经》十卷,携经北返[阅读全文:]
摘要: 太医局判局 宋代医官名北宋熙宁期间,曾度太医局副长官,其位在太医局提举之下。此职要求熟悉医药知识者充任,共设2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