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荷钱癣 病名因形如荷花瓣或圆钱而得名。发生在面、颈、躯干及四肢部位,症见皮损钱币形红斑,边缘清楚,四周有丘疹、水泡、结痂及鳞屑等。见《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下巴豆条。即体癣。 [阅读全文:]
摘要: 肉积 病证名食肉过而成积滞。九积之。《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食肉过多成积,腹多膨胀,泄泻疼痛也。”治宜消食化积,方用阿魏丸、小阿魏丸、三棱煎元。参见积条。 [阅读全文:]
摘要: 箕门痈 病名指生于腿内侧足太阴脾经箕门穴处之痈。亦名骨毒滞疮、腿发。出《外科启玄》卷五。证治详见大腿痈、外痈条。 [阅读全文:]
摘要: 胎脚肿 病证名见清·曾鼎《妇科指归》。孕后气血虚弱,下元不足,湿气下注,症见两足微肿不痛。宜顺气养血汤(党参、陈皮、当归、首乌、川芎、炒白芍、桑皮、乌药、阿胶、炙草)治之。 [阅读全文:]
摘要: 体厥 病证名热极反见身冷如冰之证。《温疫论》:“阳证阴脉,身冷如冰体厥。……今元阳已极,以至通身冰冷,此体厥也。六脉如无者,群龙无首之象。证亦危矣。”以其为实热内结,治宜泻热通腑,用承气汤,嘱[阅读全文:]
摘要: 黄俅 ①明初医家歙县(安徽歙县)人。精通医术,著《黄俅医案》。 ②明代医家,字谷如。新繁(今四川新都)人。撰《黄帝内经素问节文注释》十卷(1619年)。 [阅读全文:]
摘要: 髋骨 ①指环跳穴《针方六集》列环跳穴别名。 ②经外穴名。《类经图翼》:“髋骨,在膝盖上,梁丘旁外开寸。主治两脚膝红肿痛,寒湿走注,白虎历节风痛,脚丫风痛,举动不得。”可斜刺或直刺0.5-1寸。艾[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