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雌雄漏 病名指肛门外同时见有两窦道者。出《外科十三方考》:“此漏生于肛门外,隔寸穿孔,左右相对……若受辛劳则漏孔出脓”。该病以外治主,宜用挂线疗法或手术治疗。内用药可服中九丸、金蚣丸。后以解毒[阅读全文:]
摘要: 刘锡 明代医家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世代儿科医,锡幼承家学,强调人生除后天养形之外,应注意生胎教,孕母保健等,以防病于未然。著有《活幼便览》二卷行世。 [阅读全文:]
摘要: 《本草纲目必读》 药学著作二十四册,不分卷。清·林起龙撰。刊于1667年。本书取材于《本草纲目》。选出“日用切要,求而可得”的药物600余,去其释名、集解诸例并重出之内容,只存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四[阅读全文:]
摘要: 穿腮毒 病名又名骨槽风,牙槽风。指耳腮项间,肿硬如小核隐于皮肉,渐如胡桃,最后牙车腐坏的疾病。相当于今之“下颌骨骨髓炎。”由忧愁惊恐悲伤思虑,复感风寒之邪,化生火热所致。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散结[阅读全文:]
摘要: 督脊 经外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小儿暴痫,若脊强反张,灸……督脊上当中。以椎度至穷骨中屈,从大椎度之,灸度下头,是督脊也。”即在第七颈椎棘突与尾骨尖端连线的中点处。主治癫痛。艾炷灸3-5壮;或艾[阅读全文:]
摘要: 伤寒霍乱 病名由饮食所伤兼感寒邪所致。《张氏医通》卷四:“伤寒吐利,由邪气所伤;霍乱吐利,由饮食所伤;其有兼伤寒之邪,内外不和,加之头痛发热而吐利者,是伤寒霍乱也。”治宜理中汤、四逆汤之类,或[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