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蛔虫瘤 病名瘤内容蛔虫之病证。见《外科正宗·瘿瘤论第二十三》:“又有蛔虫瘤,生于胁下。”据医学文献载,该瘤日久可破溃,有“蛔虫”自出。罕见病例?治宜补元气,可服人参养荣汤。 [阅读全文:]
摘要: 扪 循摸 ①诊查方法之。《素问·举痛论》:“视其主病之脉,坚而血及陷下者,皆可扪而得也。”王冰注:“扪,摸也,以手循摸也。” ②治疗方法之一。《素问·离合真邪论》:“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阅读全文:]
摘要: 痂癞 病名指皮肤上所生之结疮痂癞病。见《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内有:“……身体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症见初起在皮肤上出现边缘清楚的红色或浅色斑疹。继则形成环状斑片样,身有汗疮腥臭。久[阅读全文:]
摘要: 背俞穴 经穴分类名 ①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些特定穴位。如肺俞、心俞、肾俞、膀胱俞等。脏腑有病时其相应背俞穴往往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等;而刺灸些穴位,又能治疗其相应脏腑的病变。 ②[阅读全文:]
摘要: 肾气热 病证名指肾经气盛,化热伤精,则髓减骨枯而腰脊不能直立。《素问·痿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骨痿。” [阅读全文:]
摘要: 病气 病因学名词已经进入人体形成了疾病的邪气。《素问·痹论》:“痹……其热者,阳气,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痹热。” [阅读全文:]
摘要: 倪宗贤 清初医生字涵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精于医学,尤擅长治痢、疟病,撰有《倪涵初疟痢三方》(1662年),于疟、痢两病,各拟三首处方作专病通治方,并介绍其适应症及其加减用法等,后刊入《济世专[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