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便毒穴 经外穴名《外科成》:“便毒灸法:随患之左右,量手中指则子,次自手掌尽处横纹量起,自臂当中以则子尽处是穴,麦子大艾炷灸三壮,肿消痛止。”所指灸处,即位于臂屈侧,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阅读全文:]
摘要: 《金匮要略五十家注》 金匮著作二十四卷。吴考槃编。刊于1931年。吴氏集古今《金匮要略》注本53,择其精要对《金匮要略》书逐篇逐条加以诠释。间附编者人见解。末附《素灵药义》一卷。 [阅读全文:]
摘要: 瘰疬 病名指发生于颈部、腋下等处淋巴结之慢性感染疾患者。亦名鼠瘘、鼠疮、老鼠疮、九子疮、鼠疬、走鼠疮、蝼蛄疬、延珠瘭、野瘭、串疮等。《灵枢·寒热》:“寒热瘰疬,在于颈项者。”该病因肺肾阴虚,肝[阅读全文:]
摘要: 间脏 五行学说术语指疾病由母脏传子脏,不传所胜之脏,而传于所生之脏。如心病传脾,脾传肺,肺传肾,肾传肝,肝传心,母子相传。《难经·五十三难》:“间脏者,传其子也。” [阅读全文:]
摘要: 崔孟传 明代医生号朴庵。襄陵(今河南睢县)人。幼丧父母,从族兄习医,能悟妙其理,术精。万历(1573-1619年)间,太后病笃,应诏往视,投药而愈,赐官、赐金皆不受,遂赐以“真人”号。 [阅读全文:]
摘要: 六泻 脾泻、胃泻、肠泻、洞泻、瘕泻、食积泻六泄泻的总称《医林绳墨·泄泻》:“泻有六焉,脾、胃、肠、瘕、洞、食积是也。” [阅读全文:]
摘要: 不胜毒者以薄药 中药学术语指治则。出《素问·五常政论》。指用药应因人制宜,对身体虚弱,不能胜任攻邪药物者,就给予气味薄而和缓的药治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