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肾虚经行后期 病证名经行后期证型之。因先天不足,婚育早,分娩次多,或房事不节,损伤肾气,精亏血少,冲任不足,胞宫不能按时满溢所致。症见经期错后,血量较少,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治宜补肾养阴调经[阅读全文:]
摘要: 孟承意 清代医家字覃怀。河南人。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以医游于灵邑,与乔树焘常共论医理。尝手订《伤寒点精》(或作《张仲景伤寒原文点精》)两卷。编次遵柯琴之例,注释则汇萃名家精论,参以己意,之阐[阅读全文:]
摘要: 刘纯 明代医家字宗厚,淮南吴陵(今属江苏)人,后移居陕西关中。父刘叔渊受业于名医朱丹溪,纯继承家业,颇有医名。尝编《医经小学》,系以韵体文将医经之要旨加以编辑,便于记诵。全书分本草、脉诀、经络[阅读全文:]
摘要: 麻后牙疳 病证名麻疹后期,牙龈腐烂,以营养状态不良的婴儿最见。《麻证新书》:“此乃胃中伏毒,上窜阳明部分,宜用犀角地黄汤加火麻仁、滑石,以泄肠之火,使下移毒势,上清胃火。”治宜清热凉血。外用锡[阅读全文:]
摘要: 肺经 ①手太阴肺经之简称见该条。 ②推拿穴位名。又名肺、肺金。位于无名指远端指骨的腹面。能止咳化痰。《小儿按摩经·手法歌》:“肺经受风咳嗽,即在肺经久按摩。”参见五经条。 [阅读全文:]
摘要: 太医院同知 元代医官职称之始设于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一般设二人,官阶正三品,位在院使之下佥院、同佥、院判之上。其主要职责是协助太医院院使掌管医事。 [阅读全文:]
摘要: 脾涎 生理学术语即涎为脾脏所主。出《素问·宣明五气篇》。涎出于口,口为脾窍,故涎为脾液。参五脏化液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