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头面疮 病名指发生于头面部的湿疮。出《保婴撮要》卷三十二。由脏腑积热,外受风湿、湿热相搏而成,小儿多见,常见头面皮肤湿红,搔痒起疹,破流黄水,反复发作;甚则漫延全身。治宜清热疏风利湿。内服防风[阅读全文:]
摘要: 传尸 ①病名能互相传染的消耗性疾患。名转注。《外台秘要》:“都男女传尸之候,心胸满闷,背髆烦疼,两目精明,四肢无力,虽知欲卧,睡常不着,脊膂急痛,膝胫酸疼,卧少起,状如佯病,每至旦起,即精神尚[阅读全文:]
摘要: 《方氏脉症正宗》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学正宗》。四卷。清·方肇权撰。刊于1749年。本书以脉诊与辨证纲,卷以辨脉为主;卷二-四分述内、儿、妇、外各科病症证治,每一病证分述病因、辨证、治法、方药及治案;[阅读全文:]
摘要: 贺岳 明代医生字汝瞻。海盐(今属浙江)人。因母病,常购岐黄书诵之,且向四方名医求教医术,遂精医。著《医经旨》、《药性准绳》、《诊脉家宝》、《明医会要》等,佚。 [阅读全文:]
摘要: 太医署丞 隋唐时期医官名其职位仅次于太医署令。官阶般从八品下,共设二人,其主要职责是协助太医署令掌管太医署之工作。隋唐后的太医署丞均称为太医丞。见太医丞条。 [阅读全文:]
摘要: 抚法 推拿手法名见《保生秘要》。用手掌或指腹贴放于治疗部位上,徐缓、轻柔地来回作直线形或圆周的抚摩。有消肿止痛,镇静解痉等作用。 [阅读全文:]
摘要: 疮疡灸法 疮疡外治法之疮疡之灸疗法。见《刘涓子鬼遗方》卷五。该法即借助直接艾灸或隔药艾灸热力及药物作用以达疏通经络,散结拔毒之目的。凡属疮疡不论阴证、阳证,在初期均可使用之。《太平圣惠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