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价值回目录
鳕鱼肉质厚实,细剌极少,肉味甘美。鳕鱼肉中蛋白质占16.8%,比三文鱼、鲳鱼、鲥鱼、带鱼都高,而鳕鱼肉中所含脂肪和鲨鱼一样,只有0.5%,要比三文鱼低17倍,比带鱼低7倍。每100克鳕鱼可食部分含热量88千卡,白质20.4克,钙 42 毫克,镁84 毫,烟酸2.7毫克,维生素A14微克,胡罗卜素1.2微克,钾321毫克,磷232毫克,钠130毫克,硒24.8微克,鳕鱼的肝脏含油量高,除了富含普通鱼油所有的DHA、DPA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A、D、E和其他多种维生素。鳕鱼肝油中这些营养成分的比例,正是人体每日所需要量的最佳比例。因此,北欧人将它称为餐桌上的“营养师”。
鳕鱼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肉:活血祛瘀;鳔:补血止血;骨:治脚气;肝油:敛疮清热消炎。鳕鱼肝可用于提取鱼肝油(含油量20~40%),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鳕鱼肝油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不饱和酸的十万分之一浓度即能阻止细菌繁殖。肝油还可消灭传染性创伤中存在的细菌。鳕鱼肝油制成的药膏能迅速液化坏疽组织。鳕鱼胰腺含有大量的胰岛素,可以从1kg胰腺中提取12000IU胰岛素,有较好的降血糖作用,用于治疗糖尿病。
鳕鱼低脂肪、高蛋白,刺少,是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鳕鱼具有高营养、低胆固醇、易于被人体吸收等优点。
鳕鱼鱼脂中含有球蛋白、白蛋白及磷的核蛋白,还含有儿童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其比值和儿童的需要量非常相近,又容易被人消化吸收,还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钙、磷、铁、B族维生素等。
百科知识回目录
【拼音名】Xuě Yú
【别名】鳘、大头鱼、大头腥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鳕科动物鳕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dus macrocephalus(Tilesius)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或焙干。
【原形态】锸鱼,体稍侧扁,尾部向后逐渭狭小。体长一般为20-30cm,大者可达50-70cm。头大,吻长,钝尖。眼中大,上侧位。口大,前位,上颌突出,上颌骨后延达瞳孔前缘下方;下颌略短,下颌前端下方有一触须。两鬲与犁骨均具牙群,牙圆锥形,外行牙较大。鳃孔宽大,鳃盖膜与颊部相连。鳃盖条6,鳃耙3 18。体被小圆鳞,侧线前部高位,渐向下弯,成侧中位。侧线鳞150(21-40)。背鳍3个,鳍条分别为13-15、16-20、15-21,第2背鳍基较其他两背鳍基为长。臀鳍2个鳍条分别为17-22、16-20。分别与第2、3背鳍相对。胸鳍短。腹鳍喉倍。尾鳍后缘略凹。体背灰褐色,具很多不规则棕色和黄色斑纹。各鳍灰色,腹面灰白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冷水性底栖鱼类,以无脊椎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夏、秋季栖息于黄海冷水区,冬季回游于水深50-80m的沿海泥底区越冬。于黄海生殖期1-2月,怀卵量34万-83万粒,沉性卵,径0.98-1.05mm。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渤海、黄海及东海北部。
【化学成份】鳕鱼肉含肌甙酸(inosinic acid)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胆甾醇(cholesterol),谷氨酸(glutamic acid),亮氨酸(leuc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牛磺酸(taurine),次牛磺酸(hypotaurine)。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通便。主跌打骨折;外伤出血;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适量。外用:适量,研末,水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