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伤寒总病论》 伤寒著作六卷。宋·庞安时约撰于1100年。卷叙述六经分证;卷二谈汗、吐、下、温、灸等治法;卷三论析与伤寒有关的一些杂症;卷四-五列述暑病、寒疫、温病等;卷六载伤寒杂方、妊娠杂方等。其[阅读全文:]
摘要: 《删繁本草》 药学著作五卷。唐·杨损之撰。见《通志·艺文略》。杨氏“以用本草诸书所载,药类颇繁,难于寻检。删去其不急并有名未用之类”(《补注神农本草》),遂成此书。已佚。 [阅读全文:]
摘要: 二阳三阴 指阳明经和太阴经《素问·阴阳类论》:“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血瘕,沉为脓胕。”马莳注:“二阳者,足阳明胃经也。三阴者,手太阴肺经也。” [阅读全文:]
摘要: 产后心痛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产后心痛候:产后脏虚,遇风冷客之,与血气相搏而气逆者,上攻于心之络,则心痛。凡心痛乍间乍甚,心之支别络邪所伤也。若邪伤心之正经,为真心痛,朝发夕死,夕[阅读全文:]
摘要: 实火眩晕 证名由风火相搏所致的眩晕。属火冲眩晕之。证见暴发眩晕,口渴引饮,便燥结,脉洪。《症因脉治·火冲眩晕》:“言风主乎动,木旺火生,则旋转,此五志厥阳之火上冲,而为实火眩晕之症。”《杂症会[阅读全文:]
摘要: 风漏 病名诸漏之。《外科启玄》卷七:“二曰风漏,其孔内痒甚是也。”即漏症之外孔处奇痒而命名风漏,证治参见瘘管条。 [阅读全文:]
摘要: 马志 宋代医家履贯欠详。初道士,谙医理,治病效。曾与刘翰同为宋太宗治病获愈,医名振。开宝年间奉敕与尚药奉御刘翰、翰林医官翟煦及陈照遇等人同校《开宝新详定本草》二十卷。此书后来又详加校定;并增补[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