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来潮热气痛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经来半,遍身潮热,头痛,口渴,小腹作痛。此因伤食生冷,故血滞不行,内有余血,忌服补剂,宜服莪术汤(莪术、三棱、红花、苏木、牛膝)。” [阅读全文:]
摘要: 疳痢 病证名出《颅囟方》。指小儿疳疾合并痢疾。症见疳疾,并有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等。因饮食不洁,寒温失调所致。治宜理气和血,消疳止痢,用香连丸或地榆煮浓汁煎服;久不止者,用木香丸。并参照小[阅读全文:]
摘要: 倪向仁 清代医生字紫山。安徽泾县人。世传幼科。六世祖作宾得家传,尤精痘、麻两科,将验方及食禁等汇成《麻科简要》。至咸丰九年(1859年)由向仁初刊此书。后向仁照此书方证治麻疹,常有奇效。 [阅读全文:]
摘要: 内睛明 经外穴名《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睛明在目内眦泪孔中。”《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称此“内睛明”,并定位在眼内眦泪阜上。主治目赤红肿,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结膜炎等。沿眶内侧壁直刺0.5-1寸。[阅读全文:]
摘要: 黄惕斋 清代医家鹤湘(今湖南芷江)人。辑《胎产集要》三卷,详论胎、临产及产后诸症之诊断与治疗,内容抄自《达生篇》等医书。 [阅读全文:]
摘要: 《痘疹传心录》 痘疹著作十六卷(又有十四卷本)。明·朱惠明撰。刊于1594年。本书师承魏直《博爱心鉴》书,而在痘疹的分期、辨证、证治等方面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发挥。在痘疹著作中是一部较有特色而又影响[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