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代儿科疾病新编》 儿科著作高镜朗编。本书以现代儿科学知识,将古代八十余儿科疾病的名称、病原、症状、诊断及历史等问题进行了概括和整理,以其引进西说,故论述颇独到的见解。1969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阅读全文:]
摘要: 补法 治疗学术语系八法之。又称补益、补养、补虚。指用补益药物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不足,改善衰弱状态,治疗各虚证的方法。虚证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不同,补法相应分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根据[阅读全文:]
摘要: 破皮疮 病名即皮肤慢性溃疡之。见《医门补要》卷上。症见患处皮破肉烂,疮疡部位色黑下陷,滋水淋漓不断,不易生肌收口,常缠绵日久难愈。该病因患者素体虚弱或病后脾虚,湿邪浸淫肌表所致。治宜健脾渗湿主[阅读全文:]
摘要: 气虚身热 病证名因元气本虚,伤于暑湿所致发热。见《素问·刺志论》:“气虚身热,得之伤暑。”治用清暑益气汤。亦有因饮食劳倦,内伤脾胃而致气虚发热,宜用甘温除热,详见气虚热条。 [阅读全文:]
摘要: 热喘 证名肺热炽盛所致的气喘。《古今医鉴·喘急》:“肺实肺热,必有壅盛胸满;外閧上炎之状。”由肺受热灼,痰火壅阻气道所致。发于炎夏季节。《临证指南医案·喘》邵新甫曰:“实而热者,不外乎蕴伏之邪[阅读全文:]
摘要: 内肿锁喉风 病名见《喉科指掌》卷四。系指因肺胃两经阴阳相结,内塞不通,外无形迹,喉间痰喘的病证。先用吐痰法,嚾吐,再用六味汤。针少商、商阳、关冲、曲池、合谷、两手十穴。有血则生,无血则死。相当[阅读全文:]
摘要: 白苔黑根舌 诊断学名词指舌苔白而舌根黑苔,宜辨别寒热真假。《辨舌指南》:“若黑根无积腻,白苔薄滑,刮之即净,舌上津,口不渴,或渴而不消水者,真寒假热也。宜十全辛温救补汤加减;若黑根粘腻粗涩,干[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