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陆心源 清代医家字刚甫、潜园,号存斋,尝任福建盐运使。家中藏书甚,自著《诸病源候论校》、《外台秘要校》,其《奭宋楼藏书志》及《十万卷楼丛书》,者医家类藏书,后者亦有部分医书包括其中。 [阅读全文:]
摘要: 臂泰阳脉 早期经脉名即手太阳小肠经。《足臂十脉灸经》:“臂泰阳脉:出小指,循骨下廉,出臑下廉,出肩外廉,出项,□□□目外眦。其病:臂外廉痛。诸病此物者,皆灸臂泰阳脉。” [阅读全文:]
摘要: 邓旒 清代医家号乐天,福建邵武人。喜医药,尤精于痘疹科,曾学习痘之术于广东,后回闽推广,甚有功于防止痘症之传播,后著《保赤指南车》,对儿科杂症及麻痘等症叙述较详。 [阅读全文:]
摘要: 《妇科心法要诀》 妇科著作六卷(即《医宗金鉴》卷四十四-四十九)。清·吴谦等编。卷四十四调经及经闭诸症;卷四十五崩漏、带下、癥瘕、积、痞、痃、癖、疝等病及嗣育;卷四十六胎诸症;卷四十七-四十八生[阅读全文:]
摘要: 《寿芝医案》 医案著作清·王廷俊(字寿芝)撰,刊于1867年。本书辑录王氏人治案十余则,均详述病程经过,辨析因、症、脉、治,处方附有方解,并介绍历代医家对此病证的些分析和治验等。对临床医生颇启发,[阅读全文:]
摘要: 伤冷乳 病证名指冷乳伤胃而致的吐泻。《幼科发挥》:“伤乳冷者,所出清冷,面(白光)白者是也。”伴有四肢冷,口不渴等。治宜温中化滞,用益黄散,以煨生姜煎汤调服。 [阅读全文:]
摘要: 耳接 病名由痰火互结上攻所致。《脉因证治》:“耳接,耳边项上之块核。”治宜内服温胆汤加减。或外以五倍子、白芷等分末,蜜调敷。若经久不愈者,宜用清气化痰丸酌加软坚散结、活血化瘀之品。 [阅读全文:]
摘要: 申脉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阳蹻。属足太阳膀胱经。八脉交会穴之,通阳蹻。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布有腓肠神经和外踝动脉网。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腰腿痛,足踝关节痛等。直刺0.3-[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