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顾鼎臣 明代眼科医家字九和。昆山(今属江苏)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状元,授翰林修撰,转侍读。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学士。精医理,长于眼科。著《医眼方》(作《经验方》)一卷,已佚。 [阅读全文:]
摘要: 《本草正义》 药学著作二卷。清·张德裕撰。刊于1828年。本书将361药物分成甘温、甘凉、发散、气品、血品、苦凉、苦温、苦寒、辛热、毒攻、固涩、杂列共12类,并简要叙述其功用主治,有定参考价值。现存初刻[阅读全文:]
摘要: 风寒腰痛 病证名因感受风寒所致腰痛证。见《东医宝鉴·外形篇》。证见腰痛拘急,或连脊背,或引腰膝,或见寒热,腰间觉冷,得温痛减,脉浮而紧。治宜疏散风寒,用二柴胡饮、五积散、加味龙虎散等方。 [阅读全文:]
摘要: 手足缓弱 证名手足弛缓软弱无力。由风、寒、湿、邪阻遏经脉所致。见《千金要方·诸风》:“中风,身体疼痛,四肢缓弱不遂。”可用羌活汤、五痹汤等方。本证可见于中风、痹证等。 [阅读全文:]
摘要: 赤脉贯睛 病证名见《原机启微》,又名赤脉贯目。《审视瑶函》:“目不因火则不病,……赤脉贯目,火益炽也。”《证治准绳·杂病》认:本病“赤脉不论粗细少,但在边气轮上起,贯至风轮,经过瞳外,接连那边[阅读全文:]
摘要: 初生无皮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生下无皮,除由早产发育未全所致者外,由父母素患梅毒遗传而来。症见上半身或下半身赤烂,甚至色带紫黑,尤以鼻沟、肛门、阴囊等处明显。若属早产者[阅读全文:]
摘要: 起坐生花 证名即久坐突然起立时眼冒星花之证,见《古今医统》。又名坐起生花。该证因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所致。《证治准绳·杂病》有:“(目)内外别无证候,但其人动作少过,起坐少频,或久坐,或久立,久[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