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处方来源:《真指》卷二十二。组成:煅落铁屑半两,狗头连齿骨(炙黄)1两,鹿角(烧灰)1两,真轻粉1钱。主治:漏疮,露干者。用法用量:用猪脂调敷。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阅读全文:]
摘要: 处方来源:《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组成:诃子肉10两,茯苓10两,桔梗20两,青果4两,麦冬10两,贝母20两,凤凰衣1两,瓜蒌皮10两,甘草20两,玄参(去芦)10两。功效:润肺利咽。主治:肺热咽干,失音[阅读全文:]
摘要: 处方来源:《卫生总微》卷十三。组成:石燕子(煅)、半夏各等介。主治:乳癖。用法用量:上为末,用蒜一头杵烂,摊在旧绯绢帛子上,比儿患处大小,剪作靥子,掺药上,贴患处;候病儿口鼻中蒜气时,揭去[阅读全文:]
摘要: 处方来源:《辨证录》卷十三。别名:完体续命汤组成:生地3两,当归3两,麦冬3两,玄参3两,人参2两,生甘草3钱,三七根末5钱,续断5钱,地榆1两,乳香末3钱,没药末3钱,刘寄奴3钱,花蕊石2钱,白术5钱[阅读全文:]
摘要: 处方来源:《圣惠》卷四十九。组成:桃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川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槟榔1两,木香1两,当归1两(锉,微炒)。主治:痃气急痛[阅读全文:]
摘要: 配方: 绵茵陈30克,玉米须30克。 制法: 上二味加清水适量煎煮取汁。 功效: 清热利湿。 用法: 每日1剂,代茶饮。 [阅读全文:]
摘要: 处方来源:《圣惠》卷七十二。组成:苏枋木2两(锉),硇砂半两(研),川大黄(末)1两。主治:妇人月水不通,烦热疼痛。用法用量:每服半大匙,空心以温酒调下。制备方法:先以水3大盏,煎苏木至1盏半[阅读全文:]
摘要: 处方来源:《医学纲目》卷二十四。别名:索氏三和汤组成:白术3两,厚朴3两,陈皮3两,木通1两,槟榔2两,紫苏2两,甘草1两,海金沙1两,大腹皮1两,白茯苓1两,枳壳1两。主治:小腹胀。用法用量:水煎[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