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处方来源:方出《圣惠》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二十八。组成:牡荆子2两,防风3两(去芦头),皂荚10挺(去皮,涂酥,炙黄焦,去子),桑螵蛸2两(微炒)。主治:肺脏风毒,皮肤生疮疥。用法用量:每服[阅读全文:]
摘要: 处方来源:《医学启蒙》卷四。组成:木香、甘遂、白牵牛各等分。主治:单腹胀。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汤调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阅读全文:]
摘要: 处方来源:《寿亲养老》卷二。组成:熟地黄10两,破故纸10两,菟丝子10两,白茯苓(去黑皮,晒)10两,山药10两(晒干),胡桃50颗(须用赣州信封产者佳)。功效:益老扶羸,助脾活血,进美饮食。用法用[阅读全文:]
摘要: 处方来源:方出《奇方类编》卷上,名见《仙拈集》卷二。组成:荔枝核(炒)、龙眼核(炒)、小茴香(炒)各等分。主治:疝气偏坠,小肠气痛。用法用量:每服1钱,空心用升麻1钱,水、酒煮调下。制备方法[阅读全文:]
摘要: 处方来源:《片玉痘疹》卷八。组成:人参、当归梢、防风、大力子、酒连、酒芩、酒柏、荆芥穗、木通、桂枝、甘草、蝉蜕、连翘。功效:解毒托里。主治:痘疹,脏腑虚弱,毒留于中,壅塞不出,6-7日不起发[阅读全文:]
摘要: 处方来源:《女科万金方》。组成:黄耆、白术、甘草、牡蛎、麻黄根、软柴胡、芍药、地骨皮、茯苓、浮麦。主治:产后寒热,盗汗如雨。胎前并男子亦可用。用法用量:不拘时服。 [阅读全文:]
摘要: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六。组成:白马尾1团(如鸡卵大,急火烧)。主治:风癔。咽喉作声,言语謇涩。用法用量:每服1字,渐至半钱匕,酒下,日夜3次。勿令病人知。制备方法:上为末。 [阅读全文:]